社会热点

现在考虑买保险,请问如果是去香港买保险的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

电脑版   2020-11-30 00:40  

现在考虑买保险,请问如果是去香港买保险的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它几位都说的差不多了!1、香港重疾保险,大部分前几年是退保金为0,如果不满意,退保了

1

其它几位都说的差不多了!
1、香港重疾保险,大部分前几年是退保金为0,如果不满意,退保了是一分钱都拿不回来的。


2、因为信息差,香港保险同样有好有差,香港地区的保险业务员也有好有差。所以,一定要谨慎!


3、香港地区的保单合同,主要是繁体字,很多专业术语描述和我们内地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要用大陆保险去衡量香港地区保险标准,同样也不要用香港地区保险来衡量内地保险。在香港地区,投保的繁琐程度,比在内地投保繁琐多了;若你认为内地投保保险太繁琐,在香港地区只会更加繁琐……


4、信息屏蔽!

什么叫做信息屏蔽,就是香港地区的不良代理人,用香港保险公司最新的产品,和内地多年前的保险做对比。以显示“香港保险好棒,内地保险好落后”,这种情况我已经遇到了好多次,用最新的香港重疾险和2015/2016年的重疾险对比。实际上就单纯的重疾险而言,内地很多优秀重疾险已经甩香港重疾险很远了。


5、香港很多保险设计理念比较优秀,但是也有很多设计挺糟心的,例如长期型重疾险居然保留了涨价的权利,也就是如果保险公司这款保险赔付太高,你缴费交着交着保险公司会涨价,就问你糟心不?而且香港保单,每年还有管理费……


6、香港保单保费过高的话,缴费不是很容易,要求有香港当地银行卡;同样发生理赔,保险公司是寄送支票,而不是内地保险公司直接转账到我们预留的银行卡。


7、香港地区保险发生理赔纠纷同样的多,因为我写过10多个案例。一般来说,100万以内的纠纷,大多数时候由“香港保险索偿局”来进行调节;保额过大时候只能去香港法院起诉,律师费很可观。


当然,说再多也有人说是为了不要大家去香港买保险,那么就到这儿吧。

2

1、不要盲目相信国外月亮比较圆。要明白香港保险有其优势也有劣势,正确认识两者差异,做好选择。

选择业务员时也不要轻信那边的业务员。民间有种误解,觉得那些香港籍的业务员自带境外光环,要比境内高级似的。而我就亲眼见过大陆的客户被香港的业务员坑得不行,最后来找我哭诉求助的。

更有甚者,据了解部分港人视大陆同胞如“水鱼”(钱多人傻),欲放血而后快,而且“两制”的法律屏障也为这些人干了坏事轻松脱罪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所以奉劝大家如果选择境外业务员千万要留神才好。

其实大陆的部分保险中介机构都有协助大陆客户了解香港保险,甚至新加坡、美国等境外保险产品的服务,大家可以先去了解一下不迟。

2、清楚了解目标产品的各项信息。在国内就充分了解目标产品及公司信息,不要只是一知半解就下去购买。

常见的情况是,消费者在大陆这边没完全了解清楚,原计划到了香港那边再最后搞清楚。结果发现到了那边走了一波流程下来,根本没有什么时间留给你去分析和了解,而且发现感觉不太对时,已经不能回头了(好不容易约好的,不能因为几个疑点而白跑一趟),结果最后后悔得不行。

建议一定要在动身过去办理之前,把能搞清楚的都搞清楚了,不能留任何疑虑。

3、健康告知得提前搞好。香港保险最落后的地方是“无限告知”而且还没有“不可抗辩”的条款,因此健康告知方面必须得下大功夫,不然绝对为以后理赔留下后患。

我前面提到的被坑客户,自费在香港私家医院做了个全身检查,交了钱五年,最后还被拒赔并退保,十分吃亏。

其实,完全可以在这边寻求保险中介的帮助,提前做好健康状况的预核保,等拿到保险公司的预核保结果,再过去办理更好。

总结一下:由于法律法规方面的原因,办理香港保险必须亲身到香港办理才行。但强烈建议把所有的事务都提前在大陆办理和了解清楚,过去香港只是走流程。那种期望到了香港再了解清楚,再做最后决定的想法是不太现实的。

3

在香港买保险有些小的细节我记不清了。但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

那就是2018年轰动一时的“海港城事件”。

一位内地购买香港保险的客户在海港城拉横幅,控诉香港某保险公司“拒赔”。

事件的起因是,这位客户之前孩子投保了一份香港重疾险,后来,孩子被确诊为白血病,内地客户找保险公司理赔,结果被拒赔了。保险公司给的理由是“曾经住院,投保时有未如实告知项”。这位客户的孩子曾经因感冒住过院,投保人当时不在其身边,可能压根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就算了解,一个小感冒也许早就忘了。

事件出来后,内地保险公司一片沸腾,还有很多保险公司趁机煽风点火,“如果这位客户当初买了内地的保险肯定就赔了”

深挖原因

究其被拒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在“健康告知”上的不同。

香港保险遵从最高诚信原则,健康告知非常严格,施行的是“两年不得提出异议条款”,倾向于无限告知。

内地投保遵循问询制,即你问我答,你不问的,我可以保持沉默,不主动告知,施行的是“两年不可抗辩条款”。

换句话来讲,香港保险告知原则倾向于保护保险公司,客户没有告知,是客户“隐瞒”真相,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真的忘了,但拒赔的结果是改不了的。

而内地保险告知原则倾向于保护消费者,客户没有告知,是保险公司没有调查清楚,没有询问清楚,除非恶意隐瞒,一般是不会拒赔的

建议

所以你要购买香港保险最好先看看自己的住院史,过往病历,要不然很有可能掉坑里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来说有一点点帮助,欢迎关注+点赞

4

香港保险也有自己的优势,比较适合打算定居国外的个人。

如果,长期在国内生活,建议还是不要考虑港险,无论是缴纳保费,还是理赔,都不是特别方便,而且香港的法律和大陆的保险法还是有区别的,包括重疾定义也会有所差异。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