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作为心理咨询的从业者,你面临过哪些国人对心理疾病的典型误读?

电脑版   2020-11-30 00:26  

作为心理咨询的从业者,你面临过哪些国人对心理疾病的典型误读?:您好,我是【生活来点心理学】,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1

您好,我是【生活来点心理学】,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说明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不是一个很清晰的概念,而且与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也译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经常会替换使用(参见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对“精神障碍”的介绍http://www.who.int/topics/mental_disorders/zh/;下文也会替换使用这几个词。)讨论这几个概念又可以写一篇了,就不赘述了。在此,我理解问题里说的“心理疾病”是狭义的“心理疾病”,是出现在流行的几个诊断标准(如《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第十版)》(ICD-10)的精神障碍分类、《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的精神障碍,包括了从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到精神分裂症等诸多心理疾病。

我所见到对心理疾病的误读,来自生活、工作及新闻多个方面。根据我个人的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极强的病耻感

“得了心理疾病,我都抬不起头见人了。”“他有心理疾病啊,离他远点。”也许你都听过。准确来说,病耻感并不只是国人专有。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曾指出“心理和行为障碍患者康复的最大阻碍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污名和与之相连的歧视”(参见李强, 高文珺. (2009). 心理疾病污名影响研究与展望.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123-132.)。面对陌生的、异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人一般会感到害怕,为了保护自己,想要远离。这可以理解。不幸的是,强烈的恐惧汇聚到一起就造成了对他人的歧视和压迫,并且波及到没有暴力倾向的心理疾病患者。结果是,讳疾忌医——有了心理问题的不寻求专业帮助,不仅饱受心理疾病的折磨,还受到自己内心的耻辱与他人的歧视的折磨。

可能其中一个较为重要而且常见的恐惧是心理疾病患者会伤人,且无法预测。很难说清楚这一点是否是一个误解。目前关于心理疾病与暴力行为的关系尚无定论:有研究指出重型精神病(尤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达40%(参见潘世丽, 刘效锋, 张红霞. (2012). 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暴力行为调查与分析. 精神医学杂志, 25(6), 451-452.);也有观点称心理疾病与暴力之没有关系,且得到数据支持;有学者指出只有精神分裂症、间歇性精神病和双向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才会偶尔出现暴力行为。虽然现在有一些研究指出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风险因子,但并不为大众所知,也许在此模糊的情境下,一件精神疾病患者的极端暴力案件足以引起公众的恐慌,并把精神疾病与暴力联系起来。

2、过分夸大后果的严重性

“得了心理疾病,我这一生都毁了。”似乎与心理疾病联系上之后,一个人就被命运判了死刑。虽然关于心理疾病,科学上还存在很多难解的问题,不能说有什么办法能轻易治愈哪种心理疾病。但心理咨询/治疗和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包括社会支持、药物、心理咨询/治疗都对心理疾病有一定效果,多数心理疾病是可治的、可以控制的。

3、心理疾病道德化

“什么抑郁症,就是懒。”有时,有人没有识别出他人有心理疾病,会站在道德高处指责对方;“自杀真是大不孝,你没想过你的父母吗?”有时,有人知道他人有心理疾病,还会觉得对方实在是不负责任(可以去自杀相关新闻下边的评论上看看)。心理疾病的原因复杂,现在一般认为多数心理疾病是社会-心理-生理交互作用的结果。认为心理疾病患者对心理疾病负有主观责任,从科学上来说并不准确,从结果上看,也可能会加重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加剧症状。

4、乱贴标签

“我觉得我有精神分裂症,因为我内心有两个我,一个安静,一个狂放。”(其实你想说你有多重人格(在DSM-V中叫“分离性身份障碍”),事实上你可能只是意识到自己身上有一些冲突)。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流行,所谓的心理学书籍畅销(鱼龙混杂)以及网络的便利,一些感到困扰的人就会查阅相关知识,然后很快给自己贴上标签——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最后发现自己得了七、八种症。虽也有一些权威的自评问卷,如SAS、SDS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但多数心理疾病并不是简单的自评就可以确定的,如果怀疑自己有,建议去正规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评估诊断,并寻求进一步的专业帮助。

5、实施自杀者可被轻易说服

每次看到新闻说有人自杀,被周围人就起并劝说后,就放弃了自杀。我就有一些担心,他/她真的放弃了吗?他/她后面情况如何?也有新闻报道多次实施自杀的案例,甚至有人自杀被救后再次实施自杀,最终身亡。大量研究表明,有自杀行为者再次实施自杀的风险极高。绝大多数不是简单的劝解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全程监护,并且有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介入进行危机干预,如有抑郁症等,更需持续的关注、监护和治疗。


当然,对心理疾病的误解不只以上几种,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也多种多样:

(1)公众整体心理卫生素养水平不高,一是公众心理疾病知识的缺乏,二是专业知识的科普工作也做得不到位;

(2)个体的自我保护倾向使得人们容易“妖魔化”陌生的、已被污名的心理疾病患者;(3)关于心理疾病的病因、表现(比如是否暴力)、发病机制,科学研究没能提供足够的证据;

(4)新闻媒体不甚准确或情绪化的报道。

消除这些误解,我们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精神科医生、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任重道远。




希望大家积极讨论、评价我的回答。

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哦~

2

作为心理咨询的从业者,你面临过哪些国人对心理疾病的典型误读?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也确实能感受到国人对心理疾病的误解。

比如临床诊断标准里有神经症,神经衰弱等,很多人认为是人的神经坏了,实际受损了,总想找修复神经的方法,实际上,神经症是过去提出的,本质是焦虑,就是大脑想出来的担心,和神经没有关系。

比如精神分裂症,提到精神分裂症,很多人就认为是马路捡垃圾吃的疯子,他们会肆无忌惮的打人砸东西,他们没有痛苦。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小怕事,甚至不敢出门,他们确实有时候可能打人,但他们基本就是打家人,有的只打父母,他们清楚,大了别人很麻烦。他们基本睡眠不好,非常痛苦,怎么可能不痛苦。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也有误解,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安慰,没什么用。实际上高效的心理咨询是分析心理问题的形成,解释原因,给出康复的方案。而确实有一些心理咨询没效果,好像就是讲道理,或是只听你倾述。

心理咨询步入正轨还需要很长时间,只要更多的有能力的心理咨询师从事咨询,心理咨询的春天就会到来。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