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合家与阖家的区别是什么?

电脑版   2020-11-29 23:30  

合家与阖家的区别是什么?:汉字妙趣多,很快就要到春节啦。自古以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逢年过节,少不了礼尚往来,亲友之间互相祝贺的习俗,在春节自然:-阖

1

汉字妙趣多,很快就要到春节啦。自古以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逢年过节,少不了礼尚往来,亲友之间互相祝贺的习俗,在春节自然不能少。写贺卡或者发祝福语,免不得要说一些吉利话,例如“阖家欢乐”或者“合家欢乐”之类。

但是应该写成“阖家”还是“合家”呢?这就让人产生了疑问。写错了贺卡发错了祝福语,万一闹了笑话,岂不是得非所愿。借这个问题,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阖家”与“合家”有什么分别,顺便领略汉字的妙趣。

“阖家”的阖字如何理解?

阖,读音为:hé。应该算是一个古体字,《说文解字》中对阖的解释为:阖,门扇也。《韵会》中的解释为:双曰阖,阖门也。单曰扇,扇戸也。就是说,阖指的是宅子中的两扇大门,双门称为“阖门”,单门则称为“扇门”。

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阖扇。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到了春天,农民通常在这时候建造房屋,阖扇指带有厅堂的房屋。

由于城市化建设,房屋建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如今的房屋通常采用单门的结构,或者其他诸如卷门、排门等形式。但是在古代,普通的住宅都设有厅堂,堂屋通常采用双门闭合的结构,也就是古人所称的“阖门”。

关上了厅堂的双门,表示没有人员进出,全家老少都在,久而久之,“阖门”就逐渐有了“阖家”的意思,指代全家老少。“阖”也就有了“全部”的意思。《汉书·武帝纪》 中有:“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整个郡县没有推举一个人。这里的“阖”就是全部、整个的意思。

除此之外,“阖”字还能引申为动词,关闭的意思。比如《易·系辞上》中有: “是故阖户谓之坤。”“阖门”就是关闭厅堂的两扇门。

“阖”也通“盍”,为什么的意思。但是这一用法在今天已经不流行。“阖”字在今天比较常用的还是表示“全部”的这个意思。鲁迅先生的《华盖集续编》就有:“阖城里,每天大约不过杀几匹山羊。”“阖城”就是全城,“阖家”就是全家。

“阖家”和“合家”有什么区别?
合, 读音为hé。亼口为合。 亼,读音为jí,古通“集”,从入一,三合也。十口相传是古,三口相同为合。

所以“合”就是很多口人的意思。合家,自然就是全家所有的人口总称。如此一说,“合家”与“阖家”其实在表意上没有分别。但是从本意来讲,阖家是以厅堂的双门关闭来指代全家成员,合家则是从全家的人口来指代全家的成员。

中国人擅长联想,汉字本身就是从一些具体的形而联想出来的名,用“阖家”来表示“全家”,更加符合汉字的古意。因此,阖家与合家,在用法上其实有着一定的区别。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书面表达中比如书信或者请柬等,通常要使用符合古意的“阖家”而不是“合家”。在书法作品中,也需要使用“阖家”,但是在一般的交往中,或者口语化表达中,我们更喜欢用简单明了的“合家”。

所以逢年过节,如果给领导发送贺卡或祝福语,使用“阖家”更能体现出水平;但是如果祝福的对象是关系较好的朋友,使用“阖家”则显得太过隆重,有些矫揉造作,不如使用“合家”更加贴切。

汉字就是这么有趣而奇妙,大家理解了吗?欢迎留言交流。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2

一一‘合家’和‘阖家’这两个词,多出现在春联及祝福的词语中,许多人不清楚二者间是什么关系,也有人误以为‘合’是‘阖’的简写。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合’的构词众多,解释为:闭,合拢;结合到一起,共同;符合;折合;全等。

‘阖’的意思是:全,总共;关闭。

构词为,阖家、阖城(全,总共)。阖户(关闭)。

从以上两字的构词和解释来看,相近的解释只有:闭,共同、总共,全。其中‘合’的解释内容较多,构词更多。

在对联及祝福语运用时,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合家为全家在一起的意思(可以缺少),而阖家是全家总共在一起(不可缺少)。

至于每个人怎么选用与理解,是智者见智的事儿,无需深究细问,作为了解中华文字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说一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是遥远的树,有兴趣关注我,呈献给你不一样的认知。

3

在现在用来,这两个词是一样的,都是全家的意思,通常讲阖家欢乐或合家欢乐,或阖家幸福也写作合家幸福。

但若更具体细致的说起来,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两者的家的范围是不同的,尤其在过去社会里,这两者使用起来还是划分很清楚的。

首先“合”字,清代《说文解字注》解释为以其形会其意为三口相同,“阖”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两扇门。

在“合家”与“阖家”里,两者的区别则是家的概念不同,合家,家的范围较小,父母与未婚子女的家,而阖家,家的范围较大,过去那种高门大户,家主与子女,孙子孙女甚至更晚的后辈(已婚的,未婚的都算)以及所有家丁,都是阖家的范围,通常指未分开居住的一个家族,可以指一个很大的范围,过去的帝王家,王公贵族,地主等,就要用“阖家”,而贫农佃户,则只能用“合家”。

但在现在社会,“合家”和“阖家”几乎是通用的,很少有人会去区分两者的区别。

故而,两者放到现在来讲,可以说没什么分别的。

4


“阖家”与“合家”有什么区别?其实没区别,都是“全家”的意思。

一,甲骨文里有“合”字,未见“阖”字。徐中舒先生说,甲骨文的“合”字,“象器盖相合之形,当为盒之初文,引申为凡会合之称。”他举了编号为“菁七”的甲骨,上面卜辞中的“合”的含义是“同也”——“一起”、“共同”的意思。许慎的 《说文解字》说:“合,合口也”——就是“器盖相合”,看来这个的确是“合”的本义。“一起”、“共同”是引申义,而且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已经引申了——徐中舒先生所说的“凡会合之称”。 二,“合”字后来有了一个变体字“盍”,其原来的小篆写法是“盇”。《说文》曰:“盇,覆也”——就是器皿上面的盖子,“盖”这个字是从“盇”来的,上面加“艹”头,是会意字,原来的“盖”写为“葢”。段玉裁说,“盇”写为“盍”是隶变的结果。《尔雅》说得更简洁:盇,合也。所以,阖亦写做閤。

三,这么看,“阖”字一定是在“合”与“盍”之后才新造的字了。“阖”是形声字,“门”为形旁,“盍”为声旁,但是“盍”也有表意成分。《说文》释“阖”曰:“门扉也。从门盍声。一曰闭也”——阖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门扉,古时木门曰扉,竹苇之门曰扇。所以《礼.月令》的仲春之月说:“耕者少舍,乃修阖扇。”第二个是“闭”——闭门,就是关门。《易》曰:“阖户谓之坤”。“阖”这个“闭”的含义,是“盍”带来的,“盍”又是从“合”那里带来的。《战国策.燕二》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啄”——蚌壳一闭合,就把鹬的长嘴夹住了。 四,“合”字逐渐有了更多含义,其中一个是“全”,由原来的“会合”、“一起”、“共同”发展而来。《旧唐书.陆德明传》曰:“合朝赏叹”。“阖”从“盍”或“合”那里,也有了“全”的含义。《汉书.武帝纪》说:“深诏执事,兴廉举孝,……今或至阖郡而不举一人”——阖郡即全郡。

所以,说到“阖家”或者“合家”,其实是一样的。如果问为什么出来了这两个字,就是先有合,再有盍(盇),后有阖。阖,还有了别的含义,但保留了盍与合的一些原意。在这个原意上,“阖家”与“合家”同义。

之所以觉得“阖家”比“合家”使用的多,大约与书法书写有关——写“阖家”笔画多,似乎更容易写得好看而已——古时名人先这么写,非名人们跟着写,应该是这么回事,反正与阖字是否含有敬义无关,文献中未见有这种解释。 还要说一句,建国后的简化字表里,閤与合并为了一个字——合,说明这两个本为一字。但保留了阖,只是門简化为门了,没被合并是因为它另有别意。

5

“阖”与“合”从语音上看是同音词,口语中不区别;从意义上看,“阖”与“合”都有“全,总共”的意 思。因此从理论上说,使用“合家欢乐”与“阖家欢乐” 都行。但是,从社会用字实际和文字使用的规范性、统一性的角度看,“合家欢乐”比“阖家欢乐”具有更大的使用范围和更高的使用频率。


“合”与“阖”释义

“合”是会意字,甲骨文像器盖相互开合。引申指闭合,又引申为聚合、会合,后再引申为全部、整个。

“阖”是形声字,从门盍声。本来指门扇、门板。门用来闭户,所以引申为关闭、闭合,最后又引申为总共、全,指门户内的全体。所以在“总共、全”这个意义上,“合”与“阖”是近义词。


但是“阖”更常用 的意义是闭合,如《词汇》一书中,“阖”字下收录有8个词,其中6个词中的“阖”都是闭合义,只有2个词“阖府”、“阖第”中的“阖”是全的意思。


使用广度

在实际使用中,“合家 ”显得通俗 , “阖家”显得典雅 。但是“阖家欢乐”已经不见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合家欢乐”比“阖家 欢乐”更加符合现代汉语的词汇规范。汉字改革发展至今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历史,然而汉字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任重而道远。推行简化字,推进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工作仍然是汉字改革的任务。


人为的去区分“合 家”与“阖家”的区别,只会造成文字使用混乱,增加人们的记忆负担,而且从社会使用的实际情况看,也应该用 “合”替代“阖”。

6

谢邀,"阖家"和"合家"有什么区别?有缘人与大家共享,有不到之处希望指教。

"阖家"是一种敬称,阖家歡樂,阖家幸福,阖家團圓,阖家幸福安康,有门,阖家是代表一個家庭,如阖家,阖府,是对对方全家的敬重。

"合家"其实意义大不相同了,显得平淡而正常,合家有合并的意思,合家欢乐也可以表示万家欢乐。你乐我也乐,何乐而大为。

阖家对一家人的敬重,是对方与对方显示客氣和亲近,常用"阖家"。是对一个小家庭祝贺。而合家则领导对每个家庭的称呼,举国上下,合家欢乐。是广义词,包括一大家子。网图。

7

要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哪种?答案是汉字。

世界上学起来最难的文字是哪种?答案是汉字。

世界上认识之后用起来最难的文字是哪种?答案还是汉字。

如果不相信,出几个句子考考你们,它们该怎么读?

来到杨过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小龙女动情地说: “我也想过过儿过过的生活。”

看见西门吹雪点上了灯, 叶孤城冷笑着说: “我也想吹吹吹雪吹过的灯。”

骑车出站差点摔跤, 还好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怎么样,汉字的博大精深是不是名不虚传呢?

现在回到正题上来,“合家”与“阖家”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它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要说区别的话,只能是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一、合家”中的“合”有“全”的意思,例如“合村”、“合族”、“合城百姓”中的“合”是“全”的意思。“合家”指全家。例如:

  (1)隔壁老王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合家高兴透了。

  (2)我们打算过年期间合家去上海旅游。

  

  “阖家”中的“阖”有“全”的意思。例如:“阖城里,每天大约不过杀几匹山羊。”(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阖家”跟“合家”的意思相同,也指全家。例如:

  (1)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祝您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2)明代的吴鼎芳在《唐嘉会妻》一诗中说:“忽然闻嘑声,阖家尽惊起。”

  “阖府”也是指“全家”,多用来指对方全家,是敬辞。例如:

  (3)“李先生阖府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

  二、阖家”即全家的意思。"合"有多个义项,其中也有全部、整个的意思。“合家”即全家。

所以,“阖家”即“全家”,同音又同义。但“合家”是中性词,“阖家”则被认为敬词。中性词用于自己或对方都是可以的。比如给亲戚、朋友写信,说自己全家安好,可以说“合家平安”。又如祝愿对方全家安好,也不妨说“祝您合家平安”。

敬词是含恭敬意味的用语。因此,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用“祝阖家平安”那是得体的;如把“家”改“府”或“第”就更客气了。但用于自己,若自称“阖家平安”,则是不可以的。

“合家”跟“阖家”比较起来,“合家”是一般性的说法,口语、书面语中都用,“阖家”则具有书面语色彩。因此,“阖家”比较适合使用于某些书面语色彩浓厚的信函、诗文及祝颂性语句等。

对于“合家”与“阖家”的区别,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感谢你的阅读。

8

谢谢邀请?合家与阖家这两个词语,多出现在春联及祝福的话语中。一般大家都认为“合″是“阖″的简写。

我专门去查了《现代汉语词典》。

合字的解释为:闭,合拢;结合在一起,共同,全等。常用组成词语:百年好合、折合

阖字的意思是:全、总共、关闭。常用词语:阖家、阖城、阖户(关闭)。

从以上两字的解释和构词来看,相近意思只有:闭、共同、总共、全;其中合的解释内容较多,构词更多。

有人认为,在对联及祝福语中,它们的实际意义,合家为全家在一起(可以缺少);而阖家是全家全部在一起(不可缺少)。

从合家与阖家的区别中,我们就可见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在具体的运用中,我们也不必较真,知道它们的区别就好。

我是云淡风清1883506。请关注我!在
评论区留言交流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9

闲来无事,聊聊“合家”与“阖家”的区别

先说“合家”。“合家”是个中性词,可以指别人家,也可以指自己家。不管是节日聚会、长期在外忽然归来、喜从天降等,在全家高兴的瞬间,都可以举杯祝贺自己“合家欢乐”!自己家吗,总有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进自己家门天经地义无拘无束,急了还可以踹门而入进行“合家”。当然这是说笑,主要意思就是说“合家”,就是指自己家“和和美美一家人”。同时也可以祝贺别人家。

再说“阖家”。

“阖”字从“门”从“盍”,其中一个义项是指门扇。即为门扇,就有开有闭。这就有别于“合”了,“合”从亼从口,亼从入从一,三口为家,十口为古。“合”是聚集,而“阖”有开有闭。“阖”加上家字通全家的意思,但,是指别人家,不是自己家了。 自己家可以随进随出,可以踹门而入,别人家你敢吗?进别人家门是不是都得毕恭毕敬?

如果一不小心祝贺自己“阖家欢乐”,就跟小品说的:对着镜子鞠一躬说“爷,你辛苦了”。

真佩服咱们老祖宗,一个家还整出来怎么多说道,我就祝我自己“阖家欢乐”,能咋地?

10

“合家”与“阖家”并没实质上的区别,都是指全家的意思。

比如“合家欢乐”,也可以写成“阖家欢乐”。从语气来说,“合家”更口语化,用的更广泛;“阖家”则有点典雅官方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老祖宗最初造字是从形意入手的,看到某些字就能想象出场景。

“合”字象形一口人之家的意思。



“阖”字就比较复杂,门里的字“去皿”代表祭祀的意思,祭祀都是逢年过节大家族进行的事情,里面的字又像一户高门大户的府院。

综上可以得出“合”乃一家一户的家庭,“阖”乃大家庭大宗族的意思,气势比较大。不管怎样说:“合”与“阖”都是全部的意思,大、小都包括进去了,不必区分,写哪个“合、阖”都一样。



文/秉烛读春秋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