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者,你怎么看待现在的教培行业?
电脑版 2020-11-29 22:45
作为教育者,你怎么看待现在的教培行业?:存在就合理,所以这个行业这么旺盛肯定是因为强大的市场需求, 有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确实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
存在就合理,所以这个行业这么旺盛肯定是因为强大的市场需求, 有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确实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解决了家长的焦虑问题。
但是教育培训机构也有很多问题。
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它都是违规办理的。根本不具备办学资质。然后这个机构里面的许多老师也不具备教学资质。纯粹就是看到这个市场比较大,谁都想去分一杯羹。
其次就是培训机构的收费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动不动推出一个什么样的名师,然后培训课就是几百块一节。几百块钱一节课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有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基本上投的孩子的教育上,这样的话就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也有人提出,取缔所有的培训机构,让在校老师适当收取费为学生补课。但是大家都知道众口难调。其实在校老师即使收的费用很少,也会有人抱怨,外面的培训机构收的再贵,家长也不会抱怨,因为这是一个市场的行为,你情我愿的事情。而在校老师干这个事情,他就会引起很大的这个舆论。
总的的来讲就是培训行业的存在有它的道理。它解决了一部分的市场需求,也确实提供了在校老师不可以做,而家长和学生又需要的一些服务。如果能够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控制之下变得更加地规范,收费更加地合理就更好了。
2不说现在,说说以前,孔子为啥要开办私立学校。
春秋时期,贵族们是非常重视孩子教育的,出生之前就进行胎教,出生后交给三保培养,八岁之后进入国学读小学,小学读完读大学,大学毕业了进入家族里工作,这叫学而优则仕,也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在孔子时代,国学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老师们领着国家的工资,但是不好好教书,或者教的书学生们听不懂,照本宣科,结果导致学生们浑浑噩噩,老师们絮絮叨叨,逃课率非常高,于是有点本事的老师都在外面开了私立学校,孔子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孔子并非国学的正式老师,而是半路出家,他从小学的是儒学,从江湖大学毕业,吹吹打打婚丧嫁娶,不是学六艺的。六艺是他给季氏打工,准确来说是养猪时自学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就是说自学了十五年,自觉可以出来混了,于是办了私立学校,一个学生交十条腊肉的学费。只要交学费,谁来都能学,这叫有教无类。
孔子的私立学校虽然名声在外,但是竞争对手也很强,少正卯就把他的生源抢了,除了子路和颜回,别的学生都去少正卯那里听过课。夺人衣食犹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所以孔子当了大官,就把少正卯砍了。
所以私立学校之所以出现,也是形势需要,不是无缘无故的。
3只要有这个行业,那就说明社会有这个需求。。
4在公立教育之外,最热的话题永远是“补课”!由于很早之前国家便要求过:在职教师不可以在外补课,学校之内更不可开办补课,所以这块的蛋糕由教培机构承包了。
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早就不比当年,家长们非常重视教育。在学校放假或者放学后,可以说看到的几乎都是学生去上辅导班或者参加培训的身影。寒暑假更不用说了,培训机构比学校还要热闹,蔚为壮观。
虽然政府在严格整顿培训机构,但是整顿治理都是为了规范机构的运作,将那些不合格的浑水摸鱼的机构踢出去,而不是取缔。只要你的机构达到条件了,符合规范了,照样可以正常经营。而这些机构就可以分到更多的市场,机构的运营只会越来越好。
在现在的形势下,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绝对不能有捞一把就走的思想,你需要把这个事情当成你的事业去做,用优秀的教学成果去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用过硬的教学质量去赢得口碑。
最后还是那句话,不管你做不做教培行业,市场就在那里。一块丰厚的蛋糕就看你是否有能力去占得先机。
5现在的教育状况是孩子无能为力被迫输入知识,家长焦虑,社会培训机构应家长的需求层出不穷导致孩子没有童年,苦不堪言,所有的一系列导致教育失去了本末,本该培养各种习惯,自我创造性,自我进取力,阅读能力等,可是因为家长的焦虑,孩子生下来面对好几对只注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长辈,在家长过分的关注下,认为只要学习就可以,剥夺孩子在玩中成长的天性,一切劳动的权利,精神上不关注,不是溺爱就是无底线的物质供求,培养了一批可怜的孩子,孩子不懂劳动,不懂感恩,不懂自觉学习,没有主动性,艺博家庭教育创始人戴东老师说,我们不是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而是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有主见,有梦想,先爱家,对家庭有责任感,大了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我国成为教育强国。
6都是市场经济的结果,理性看待
7需求才会出现这些机构。说白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新的需求越来越多。再怎么好教育都是辅助系的。家庭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看到孩子的问题即使去教育比学校和那些教育机构强多了。现在的孩子太放纵是。就是家庭对孩子太放纵。在家里大多数家长忙着生活上的压力就会忽视孩子的压力这时候就出现了需求那些特别教育机构。说白了主要还是看家庭
8我觉得跟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有很大关系,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生怕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掉队,所以有这样的需求就会有机构。
还有一点就是高考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家庭唯一出人头地的希望,我们国家人口众多,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平凡的劳动人民或者普通工作者,孩子是家庭的唯一希望,所以会出现很多培训机构。
9有需求就有市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社会就是在各种矛盾和争斗中发展和进步。
10从业十年,如何看待?
1、从业者看来,这个行业提供了就业,并且有职业成就感和相对公平的收入,并且相比很多行业较为单纯,女性从业者多,方便男生找对象,身边很多朋友通过教培,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成了家庭。
2、对社会来说,教培行业作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辅助和补充,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为跟不上学习的学员或者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生提供了机会,而且也助推了公办教育的改革,倒逼公办老师的自我提升,总体是有积极意义的。
3、对家长来说:教培机构的增多,也给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提供了出路,当公办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经济购买“教学产品和服务”,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内容。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会受到某些教培的影响,比如制造焦虑、错误诱导、花大价钱、退费纠纷等等,但是总体而言,教培机构是满足家长需求,帮助家长的。具有现实意义。
4、对孩子而言,周末又多了一些去处,不用猫在家里或者和小伙伴疯跑,多一个学习环境,虽然会累些,尤其过多的培训机构让孩子不堪重负,但是,把握适度原则的情况,每个孩子选择一两样喜欢的培训班,也是很好的提升选择,比如舞蹈、音乐、画画、英语培训等,有一个特长,为以后增加一个机会。总体对孩子是有利的。
5、对国家而言,公办体系是国家控管,民办培训受国家教育部门监管,总体是在政策指挥下,再加上市场自由竞争的产物,并且解决了大量就业,缴纳了各种税费,行业发展又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整体是利好的,国家会支持正规办学的机构,淘汰非法办学或者不良办学的机构。
以上,都是从正面积极的态度来评价教培的客观存在。
当然,也要看到,教培出现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酝酿了上市公司,引发了校内和校外补习的各种冲突,市场竞争下导致的机构破产跑路给家长带来损失的同时也让行业产生负面效应。
教培,这个新兴的行业,还需要时间去成长和完善,无论是行业从业者自身,还是相应的政策和监管体系,以及所有参加者,都需要不断提升认知,随着AI智能和在线教育的发展,教培还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未来,中国教培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教培市场,最广泛的受教育人群,将造就市值千亿的教培公司,也会让科技和教育结合的更家紧密,成为中国官方办学的大制度下又一个特色的存在。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好吧!帮助更多的家庭受益
这就是我一个教培从业者的初心。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