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为什么会不仁?
电脑版 2020-11-29 22:17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为什么会不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为什么会不仁?谢谢邀请。天地造就万物与人,却没给他自己创造一颗仁爱万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为什么会不仁?
谢谢邀请。天地造就万物与人,却没给他自己创造一颗仁爱万物心,只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让人与万物自然的生存成长。尊循自然规律,不受天地的干涉与支配。
自然规律是没有仁爱,偏爱之心的,只是人从自我的私心考虑,认为天地也有偏心和私心存在。其实天地之上并没有主宰之神,天地也无有对万物与人类仁爱之心。一切顺其自然与天地间。
毛泽东主席的“人定胜天”及“事在人为”明确述明了自然规律。是针对自然规律及灾害而言。人定能战胜一切自然带给人类的灾害的。【原创】
2我的回答是:天地并非不仁,实际是天地有大爱,往来成古今。
之所以这么说,在于天地需要始终保持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始终维持其自身的规范秩序性,以确保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推动力和正能量,推动其高效运转,生生不息。
1、厚德载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语,源自老子所著《道德经》的第五章之中。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单纯理解为:天地对世间万物并不仁慈,只是把万物当作刍狗来役使、当作贡品来对待,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也有违老子思想的初衷与本真。道,可道,非常道。比如说道,上天无私恩赐我们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大地厚德供给我们纯净的流水,充沛的食物。这些都是仁慈的天地,对万物的无限眷爱。
2、天道酬勤。天地情博大,万物生光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我们展示一幅星河灿烂图;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为我们演绎一段风花雪月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我们演绎一首鸟语花香曲。因此说,不管世间万物如何变化,那都是万物自己的行为,是它自身的规律。人们常说,老天是公平的,就是最好的诠释,因为它不会为一人一物而设置,如果你遇到了坎坷,那可能是你的运气不好,或者努力不够,这与天地无关,因此不能总是怨天尤人,要通过努力来改变困境才是上策。
3、道法自然。天地之间,遵循基本的的自然运行规律,以确保事物运动的规律性,确保事物发展的规范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此,生老病死,春华秋实,都是天地维持自然界始终遵循一种良性的运行规律,维持平衡发展和繁衍生息的公平性、秩序性。凡事顺其自然,就会事半功倍,才能确保富有生机,充满活力。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生物体的新陈代谢,都是自然规律!不能以一人视角狭义简单理解为天地不仁。要且行且珍惜,活动有遵循,做人佑事有正气,走正道,不断释放正能量!
【问答原创 作者心步缘空 2020年8月28日首发】
温暖的阳光
生命的律动
花前月下,阴晴圆缺
3世间万事万物是在不停的运动,只有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从而了解后如何正确去对待改善不劣现象。本人学浅,谢邀问答。
4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自然对万物没有偏心对待,不会因为人与畜生、植物等不同而有所区别,阳光均匀照洒大地,不因某人某物在阴处而特意跑过去照到。其实就是无区别的意思,跟佛学万物皆同、无差别对待是接近的意思。这个观点在庄子那里尽情发挥,虽然庄子走到了与佛学相同的极致境地,但毕竟是沿着这条路而去,过头了固然不好,但因有人过头而否定它又是另一偏执。
所谓“仁”,其实是区别对待的意思。你同情乞丐,就意味着爱心偏向了此等人,忽略了其他人,其实是不公平。地形总有高低不平,则其上事物有高下等级,你刻意照顾地处,把它搬移到高处,未必是好,结果可能原先在高处的和后来的因竞争资源营养不足而都不好过。人各有适应性,生活在低处自然有其适应能力,龙床未必总胜狗窝,各得其乐,子非鱼,何必以人心揣度鱼之喜乐与否,有人行乞,未必是苦,可能乐在其中,何需你献爱心,怂恿更多人不劳而获。天下不平之处无数,你何来无数的差异性对待以求公平?
这话如果说得更直白,就是“自生自灭”的意思。现代系统论都有说,外部干预系统的运作,其后果未必是干预者自以为可以控制的。工业革命向大自然索取的,自以为可以人定胜天,科技日新月异,毁灭能力不断增强,后果也不是自己预料得到的,意识到的时候也未必有本事挽回。当我们向江河湖海排放工业废物的时候,赚取的利益,到今时今日觉醒要搞环保所花费的代价,当初何必急功近利?老子警告我们,人的智慧,到自以为可以对抗大自然的时候,就是自取灭亡,所以告诉我们要“道法自然”,大自然天性如此,逆天而为是一定有后果需要承担的,逆自然是谓无道,无道早亡。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