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分阶级的吗?为什么?
电脑版 2020-11-29 21:43
文化是分阶级的吗?为什么?:务必明确:文化是分阶级的。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三月十日接见部分新闻出版工作者时曾经指出:“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报纸、刊物、:-
务必明确:文化是分阶级的。
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三月十日接见部分新闻出版工作者时曾经指出:“在阶级消灭之前,不管报纸、刊物、广播、通讯社都有阶级性,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更是言简意赅地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既然阶级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而阶级地位又是由经济基础(即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所决定,因此不同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享受方式,这就是文化的阶级性。
正如我国古代的农民阶级无法体验地主阶级的文化娱乐方式一样,在古罗马,贵族所享受的文化娱乐方式绝不是那些平民甚至是奴隶能够体会的。中世纪的封建主能够享受宫廷嫔妃的曲艺,而农奴则几乎没有所谓的休闲时间,更谈不上体验文化的趣味——他们本身就没有文化。
步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与网络科技技术的普及使很多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如今的文化已经不分阶级了,因为现在是大众文化。事实上,这是心理学上的典型的认知偏差,由于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使人们在对待文化的这一问题上产生了认识错误,只要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仍然处于阶级社会这一历史定位,那么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便永远带着阶级性。
举报纸为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能看到报纸,但是报纸里面传递的文化信息仍然具有阶级性,这取决于编写报纸的集团的阶级性,若是资产阶级编写的报纸,它的叙述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一些关于资产阶级色彩,在对于一些事件的宣传报道方面,他们可能会“失真”,可能会不够严谨如实,尤其是当报纸里面的内容涉及到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或者秘密时,作为同阶级的编写者,甚至可能会造假。台湾某些报纸与节目不都是胡编乱造,愚弄百姓的吗?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总结:阶级社会里,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文化恰恰属于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就带上了阶级性。2文化,这两个字本身应该没有阶级的确切定性。但什么样的文化,一定是为什么样的阶级服务的。
3这是肯定的,这在七十几年前毛主席〈在延安……讲话〉中就早有定论的了。文学为精英,为有钱人,为权贵讲话,就是贵族文学,为社会劳苦大众,为弱势群体讲话当然就是大众文学。
4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无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这已是被历史事实所证明。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又具有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具有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有着不一样的文化,文化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封建社会的文化,反映的是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所服务的歌功颂德,将相之和,才子佳人,纨绔子弟们的吃喝玩乐的精神面貌。
无产阶级的文化,反映的是广大无产者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奋斗史、建设美好社会的创业史。《闪闪的红星》、《党的女儿》等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史实。《小八路》、《芦荡火种》即被改编为现代京剧的《沙家浜》,反映的是抗日战争的故事。而《大决战》就是描述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的历史实事。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各种影视剧无不是反映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所以说,文化是分阶级的。不分阶级的文化是根本不存在的。表面现象看,西方似乎倡导文化自由,其根本还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服务,无非表现形式更隐讳,通过故事情节掩盖了真实的社会情况。(2020/08/26)
5谢邀请:
——我认为文化是不分阶级的,所谓的阶级是指贫富两级分化而产产的不同群体,如工人阶,资本主意阶级。而文化所指的概念态宽了,我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各种文化体系。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茶酒文化等等。而这些文化都是以各种形式独立存在的,而这些只能分阶层而不是阶级。就如我国的儒家文化,我们每个人都得学。从小学,高中,大学。拿学识来说,就是小学生到博士生。这就形成阶层,金字塔结构。而茶酒文化也是这样的,我们普通人和品茶高手的喝茶方式是不一样的。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些文化的行为决定了层次的高低。
——这就是为什么文化能形成阶层,而不能形成阶级的。而阶级是论人而分,既资本主义阶级,工人阶级。这种阶级是有两级分化的,是有斗争存在的。而文化是没有斗争意识存在的。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看法,回答不周,谢谢阅读。
6文化当然有阶段,文化包括方方靣靣如:音乐,戏曲,电影,商品,生活习性,人与人之间,等等无所不包括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特色和制度,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是对立的但也是不可分割的,经济交往互通有无等等都是具体体现。
7文化是分阶级的吗?
文化应该是不分阶级的,但是創导或掌握文化舆论的人在不同的政治立场那就会代表不同的阶级说话,哪个他会利用他所学的文化知识为哪个阶级服务的。
为什么?例如:在中国刚解放时期,有革命的无产阶级也有反动的官僚地主剥削阶级一样。两个不同的阶级这些都表现在相关人的阶级立场中用其政治立场表现出来,从他们的言论或文章中就不知不觉的就会知道这“作品”是代表那个阶级的以及为哪个阶级服务说话的。比喻《白毛女》就是无产阶级的代表作。
象:孔子所著的《论语》就是代表儒家思想的学说;
如:文化基础课《数学》就是用来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它没有阶级性,而是抽象的数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的学问。
综上所述,就能正确的给出提问者的答案了。不知您认为答题对吗?请予置评!同时也继续欢迎亲爱的读者光临指导点评!谢谢。(*°?°)3
#彩霞原创#
8文化是分阶级的吗?答案是肯定的!给你做个连线题,花、枝、根该分别对应政治、社会、文化哪一个?
文化对应花,政治对应枝,社会对应根,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治需要催生了文化的繁荣,文化为政治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稳定,这就是三者关系的最肤浅的表述。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有点不识人间烟火的味道,所以下面我就往粗俗里说。
文化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论,我觉得“人类学之父”的泰勒的归纳是比较全面的,他这样说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掌握知识的不同,接受知识的教育程度,都会形成自发的圈子或阶层。好比相声演员不会跑到焊工工人里面讨论无节点焊的技术;钢琴家不会去跟养奶牛工人探讨怎么增大奶量的方法;金融精英不会跑到田地里和老农研究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等等。
如果把文化等同知识,那么掌握不同知识自然就形成了不同阶级,比如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等形成的不同层次人群;接受知识程度又会在阶级中再次分化,也就是当今所谓的同行业中的“金领”、“白领”、“蓝领”等人群。
显然,文化阶级的分类与知识范围有关,阶级形成是掌握知识自发形成的利益团体,最具代表性的是“圈子文化”、“草根文化”形成的人群。
“圈子文化”可谓五花八门,小到同学圈、朋友圈、战友圈、大到官场圏、金融圈,独特的圈子的形成,除了利益关系的原因,又加入了许多不涉及利益的情感因素,因此“圈子文化”聚集的人群是比较复杂的,但抛开迷雾,就会发现圈子中的人最终还是会因为知识而分层次,感性回归理性后,阶级之间的距离是难以弥补的。
比如富人起初参加同学会是因为同学之情,讲的是曾经的友谊,但很快能够聚集在他身边的更多的是成功人士,话题也就变成了投资、理财、享受生活类的经验。
旁人不懂沦为听客自然无趣,自然会寻找能够有共同话题的人形成新的圈子,原本简单的同学圈悄悄地演化成了富人圈、穷人圈,这就是形成阶级的的根本原因——志向、兴趣、话题、性格、工作、经历相近或相投容易形成圈子最终形成阶级的利益团体。
有人会说,我的富人同学不是这样的,大伙之间的感情和读书时没有区别。
这是因为你们的圈子只涉及情谊,并不涉及利益,所以富人同学在同学圈子里获得的只是友情,而要创造财富则需要加入与之生意相关的圈子,获取商机推动其事业发展,所以富人同学最终会回归属于他的生意圈子,成为富人阶层的一员!
富人同学在友情面前属于与大家平等的地位,而他与生意圈子里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富商阶层,身份变换其实就是圈子的迷惑性的表现,也是文化阶级分类出现迷惑性的原因。
“圈子文化”是文化形成阶级的直接体现,“草根文化”则是文化多样化后阶级底层文化的表现。
“草根文化”其实就是大众平民文化现象,是对主流、精英文化的补充,从实质上说,是文化分阶级后的产物,出自民间对生活直接的写照。
如果说交响乐是主流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一定是交响乐文化氛围浓厚地区才能明白的艺术,属于针对专业人士、上层人士、区域人土的特有的文化。
如果让一个好奇不懂音乐的人去听完一场演奏会,很显然他与周公相会的时间会比清醒的时候多的多,人的需求形成文化分阶级的存在性。
说起东北二人转,相信很多人都会拍巴掌叫好,但它只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即使能走出世界,但还是不会被世界认可,主要原因是文化底蕴缺少沉敛,除了热闹之外,传承的价值没有得到具体的呈现。
主流文化不见得被所有人喜欢,民俗文化也不见得叫好而被重视,文化分阶级其实就是在满足不同阶层的人需要。
主流文化与民俗文化是文化分阶级后的产物,针对的人群不同,满足人群的需求也不同;人群对文化需求不同又促进了文化分阶级的需要,所以对知识掌握的范围和认知程度不同的人群也就形成了文化不同的阶级,文化自然也就分阶级了!
9文字是不分阶级的,但文化是分阶级的。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10谢谢邀请。
文化是有阶级属性的。什么样的阶级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文化?也将造就什么样的阶级。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化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就当前的疫情发展,就显示了不同文化驱使人行为的不同结果。美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但其文化的属性,是资本主义深入骨髓的金钱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中一直鼓吹宣扬的自由民主。是为其掩盖血腥的资本至上所创立的愚人学说。在长期的愚化过程中,人们渐渐的失去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误以为所谓的自由民主就是人类发展所需要的。所不知道的正是资本大鳄们。在这个自由平等的幌子下任意剥削民众。践踏人的生存权利视人的生命如草芥。高喊着要自由,要民主。而完全不顾及人们的生命安全。这是何等的资本高尚。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指出,当利润超过50%,就有人会铤而走险。不顾一切。今天的美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回头看我们今天的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文化宗旨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疫情期间,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 将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到了全世界最低的水平。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文化所产生的福祉。未来世界的发展只有依靠这样的文化。才能实现人类的命运共同和谐发展。
所以说文化是有阶级属性的。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