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农业为什么要用补贴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提高粮食价格?

电脑版   2020-11-29 21:03  

农业为什么要用补贴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提高粮食价格?:我是达峰396。我来回答提主的提问。其实提主不是很了解农村,国家对农业实行各种补贴,是一项惠农举措。可以

1

我是达峰396。我来回答提主的提问。其实提主不是很了解农村,国家对农业实行各种补贴,是一项惠农举措。可以这么解读,粮价过高时,农民能多增收,粮价过低时,起到弥补作用。1.农业补贴与粮食价格无关联。

20o6年取消农税,o7年全国农村实行了各种农业补贴,作为农民绝对不会忘记这历史时刻,农业真正进入黄金期。粮食价格逐年上升,2○10年粮食格价攀升到了最高点。

我记得那时早熟常规稻14O元/百,优质稻香粘,软粘160元/百,糯谷更高得吓人,180元/百。而现在早熟常规稻110元/百,而优质稻香粘,软粘140元/百。粮价前后对比,悬殊很大,而且那时各种补贴每亩I8o以上。各种农资化肥价格比现在低很多。补贴不仅可以抵消农资化肥的支出,而且还有节余。

种地有钱赚,农民积极很高,谁都想多种地。那时候,打工工资每月一千多,不会超这二千元。如果俩夫妻经营十多亩多地,与打工全年总收入,相差不会很大。种地虽然辛苦,但自由,大多数农民都愿意留在家里种地。

粮价过低的原因。

由于国际粮价持续走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粮价不可能独善其外。

降低粮价或提高粮价都不是政府能干预的,国际各国粮价已形成互为影响,互为振荡的粮价走势。是直接影响粮价的主要原因。在粮价低情况下,补贴的作用很大,保证农民种地不至于亏本,甚至有点钱赚。我相信国家会加大农业补贴的投入,使农业走出瓶颈。

我的观点是农业补贴是一项惠农举措,而提高粮价则取决于国际粮价走势。大家有什么更好的想法,请在评论区说出来。我是达峰396。喜欢我的回答,别忘记关注点赞。谢谢!!

2

对于补贴这个话题以前也写过几篇文章,为什么国家要设这个补贴,不直接提高粮价。有以下几个观点,供大家探讨交流!

1、国家补贴首先是要农民能够回到家乡种地、创业调动积极性。再有就是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很多老人在家种地维持生活,这部分补贴对他们来说也是生活保障。

2、在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以种植大豆、玉米、小麦、水稻为主。现在种一垧地(15亩)大豆,能产5000斤左右,除了成本,不加补贴的话能挣7000左右。2019年大豆补贴每亩是255元每亩,15亩×255元=3825元,也就是说种一垧地大豆才能挣10000多点。说实话没有打工两个月挣得多,要是遇到灾年头基本上日子不会好过的。

3、如果国家不给补贴了,只增加粮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首先,即时增加了粮价,农民也挣不了多少钱,遇到灾年头,粮食减产,再没有国家补贴,你说会挣钱吗?可能明年种地钱都没有了。再有就是粮价上涨了,城市生活的人就更加艰难。粮价贵,养殖业成本就会增加,肉类、蛋类等等都会涨价,也就是相当于农民粮价上涨的钱,都是从这些消费者身上加强来的,没有国家补贴来的实惠,不仅决不了根本问题,还会增加新的负担。

以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简单看法,有不同见解可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探讨!

更多文章和视频请关注@三农科普 每天持续更新,欢迎阅读转发!

3

实际上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很简单,就是提高农民种地的收入就可以了,怎样提高农民种地的收入呢?可以从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是提高农产品粮食的价格,价格高了自然种粮的收入就高。

二是提高种粮补贴,增加农民种地收入。

那么对比这两个方法,哪个更合理呢?当然是第二个,因为如果通过提高粮食价格的方法来提高农民收入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粮食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其他物资的上涨,严重时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

其次,粮食是基础性物资,粮食安全不容许出现问题,国家不可能允许粮食价格的大幅度变化。

再次,如果粮食价格上涨,农资产品会更加大幅度上涨,农民种地成本相应上涨,到头来种地农民更加挣得到钱。

为什么要采用采用粮食补贴的方法来提高农民收入才可行呢?因为:

一、粮食补贴可以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

二、采取补贴的方式不至于引起其他物价因为粮食价格上涨而出现上涨。

三、粮食补贴可以直接发放给粮食种植户,粮食销售的其余环节无法分一杯羹。

关于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的建议:

1、要想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必须大幅度提高种粮补贴,目前的补贴数额还是偏少的。

2、粮食补贴必须精准到人,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3、加强对种地情况的核实,确保粮食直补只发给粮食种植户。

我是农村媳妇,关心三农问题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吧!

4

大家好,我是甘肃大叔老宋,我非常乐意回答题主的这个敏感问题。

国家为什么要用补贴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提高粮食价格?

这个问题提的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作为农民,我谈一下自已的一点愚见,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首先,粮食价格的稳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基础,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也随之稳定不会有大的涨幅,如果单纯提高粮食价格,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社会整个生产产业链中的商品价格发生震荡,粮食提价直接牵动面粉涨价,而面粉涨又影响到工人的工资,生产成本,日用商品,农资化肥等一糸列跟随提价,给民众造成恐慌,使整个社会振荡不安,所以国家不会随意大幅提高粮食价格,而用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稳定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在小范围浮动,不会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发生。

其次,粮食价格的高低关系到国计民生,直接影响到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民的种粮食的积极性,粮食价格过低会挫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补贴是国家出台的惠农措施,恰好添补了这个缺板,国家保证粮食价格的平稳运行,在不提高粮食价格同时,把农业补贴直接发给种粮农户,增加农民的种粮收益,既可以提高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又不因提高粮食价格而使国民经济震荡,民众恐慌不安。

总之,粮食价格的稳定,是国家社会秩序和各种商品价格稳定的基石,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重中之重,希望全民重视粮食生产,国家加大种粮补贴,提高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

以上愚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浏览!欢迎关注,下期再见。

5

农业为什么要用补贴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提高粮食价格?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必须保持稳定,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是努力维持粮食价格的稳定,都是采用补贴的方式补助粮食、蔬菜、畜产品生产者,而不是直接提高收购价格。


如果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就会引起社会物价的波动。



粮食是基础,如果收购粮食的价格提高,就会带来一连串的价格波动。会使粮食销售价格的提高,饲料价格也会提高,养殖畜禽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畜产品的销售价格就会提高,消费者就要增加支出。同时,畜产品价格的提高引起餐饮业成本的增加。粮食收购价格直接提高就会使社会物价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人工费用增加,产品价格涨价,农药、化肥等价格提高,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粮食收购价格直接提高产生的效果就是农民获得的补贴还没有农业生产资料提高价格的多,适得其反。所以一般是对农业补贴,而不是直接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


6

国家对种地农民实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是为了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同时也减轻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的成本,相应的增加农民一部分收入。

农业补贴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支持保护补贴,而不是直接提高粮食价格?农业补贴针对的是种地农民的成本补贴,是国家出的钱。在农民范围这一块。不会波及其它行业。

如果直接提高粮食价格,从表面上看农民是收入提高了,但是粮食提价,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波及各个行业。城市农村关于饭碗子的问题都会发生涨价的问题。农民的所有生产资料也会涨价。这样造成物价飞涨,引发社会一系列问题。

其实粮食提价农民既是收益者,也是受害者,粮食提价,生产资料涨价,生活物品涨价,其实农民收入并没有增加,还要引发社会一系列问题。

国家实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只是对有承包土地,种地农民的补贴,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粮价也能够稳定。这样粮价稳,天下稳,民心安。生产生活市场稳定,不会出现混乱。

以上是本人的见解和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关点和看法。

我是三农孺子牛,喜欢我关注我,我们每天今日头条相见。

7

对于农业为什么选择补贴而不是直接提高价格这个问题,原因如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决定一切,各行各业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旦价格上涨,其他产品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扰乱市场秩序平衡,粮食作为生产生活的基础,必须要维护市场的持续稳定。

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很低,第一年突然提高粮食价格,其他成本不变,可能会有些利润。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其他成本也会跟着提高,比如肥料、种子、农药等过程的材料,等到第二年丰收时,由于成本和收益价格同步增长,没有形成价格差,粮食价格也就没有利润可言了。

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有点恶性循环,这是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打击,农民本来生活就不富裕,又因为物价集体上涨,只会给农民增加负担,雪上加霜!

农业补贴是一项惠农政策,是为了确保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管收成如何都是可以领取补贴,也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

我是@晨曦唯露 专注三农问答领域,学习和分享三农知识,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

农业为什么用补贴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提高粮食价格?我是西门白甫话三农,我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粮食价格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为什么不提高粮价是很多人的疑问,那国家为什么要用补贴方式鼓励农民种地,而不用花一分钱直接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呢?

先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甲、乙、丙三个农民到市场上卖粮食。甲、乙都是种粮大户,各种植500亩小麦,各产50万斤。丙只种了5亩小麦,产了5000斤。甲、乙的小麦都卖1元一斤,除去人力物力各种成本,1斤赚6毛。丙如果也卖1元,除去人力物力各种成本还要赔钱。有人提议丙1斤小麦卖2元,你说,丙会提高粮价吗?傻子都知道不会。

现在是全球经济,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而国际粮价一直低于国内粮价,如果我们再提高粮价,我们农民生产的粮食不要说外国人不买,就连国内人都吃不起,那么,大家就会纷纷购买便宜的进口粮食,农民生产的粮食卖谁去?

其实,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当年在入世谈判时就已经将小麦、玉米、稻米等主粮限制进口或配额进口,就是这些粮食进口要经过国家审批,或者要加很高的关税。道理很简单,你价格高了没人要,只能供自己吃。

另外,粮食关乎国计民生,是产业链上的重中之重,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子涨价,你没钱可以买小点的,或者暂时不买;汽油涨价,你可以不开车骑自行车;猪肉涨价你可以吃其他便宜肉;但粮食涨价,人人都还得吃,所以,其它产品就会随着涨价,因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不涨价,工人就买不起粮食。如果只让粮食涨价,其它产品都不涨价,很多人买不起怎么办?社会就会出乱子。所以,其它可以涨价,粮价必须稳定。

农民收入低表面上看是因为粮价低,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并非如此。那么,农民收入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人多地少,人力物力成本高。你想,农民人均二亩地,一亩地平均1000斤粮食,提高粮价,一斤粮食都按2元计算,二亩地才能毛收入4000元,咱们一般计算成本都不算人工成本,加上人工成本,一个人一年最低按20000元工资,算算赔多少钱?即便粮价提高到一斤5元,也还是不赚钱。所以,由于人多地少问题不能解决,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渠道,而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外出打工或经商赚钱。

总之,提高粮价并不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提高农业农民补贴,二是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三是增加农民收入渠道。

9

因为粮食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让粮食价格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是为了广大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让全国人民都有饭吃,这是一个基本国策。


如果粮食价格大高,就会有大量似资本进入,将粮食进竹炒作,屯积居奇,操纵粮价,造成普通民众买不起粮,吃不上饭的局回,社会就会发生动荡。


但是粮食价格过低,就会产生农民种植粮食收入低,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国家只好拿出部份资金补贴农民,以提高农民种粮食的收入,保让粮食能正常生产,这就是国家补贴一部份钱给种植粮食的农民的原因。

10

粮食稳人心稳这是都知道的,粮食价格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国家一直在合理调控,如果直接提高粮食价格,那也就不存在什么补贴了。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粮食价格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即能维持粮食正常生产,又不能让农民遭受损失,国家才用补贴的方式来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对于粮食价格却是不能随便调动的,这应该看到粮食涨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粮食涨价首先来说会引发物价上涨,包括农用物质,比如种子化肥农药,还有日常生活用品,随后就会面临工人涨工资,如果物价控制不住,就会引起恐慌和社会动荡,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农民来说并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好处,虽然粮食多卖了一点钱,但是需要花出去的更多。如果粮食价格不稳定,还会造成屯粮现象的发生,农民不卖,商贩屯积,从而逼迫粮食涨价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事情相信谁也不想看到。所以,粮食价格可以在可控范围允许小幅度浮动,但绝不允许大涨大落。

农业补贴是国家保证粮食生产和价格稳定的有利举措,是真正的为民着想,有人担心国家会不会取消农业补贴,想想是不会的,民以食为天,保证粮食生产和价格稳定,也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