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水稻,田土带沙性好,还是粘土好?
电脑版 2020-11-29 21:03
农村种植水稻,田土带沙性好,还是粘土好?:农村种植水稻,田地是带沙性的好,还是粘土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沙与沙性的区别,沙就全是建筑用的
农村种植水稻,田地是带沙性的好,还是粘土好?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沙与沙性的区别,沙就全是建筑用的小、中、粗沙,不带粘性;沙性土壤,它是一种带有沙性的土壤,而不是沙。
第二、这两种土壤种植水稻的利弊。
沙性土壤,不容易保留养份和水分,透水透气性能较好。种植水稻前期吸收养份快,发得快,在后期有时早衰,但成熟早。
粘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差。种植水稻,前期吸收养份慢,水稻发得迟,由于成熟迟,在晚期容易发生病虫害。
第三、由于这两种土壤各有利弊,在种植水稻时,要扬长避短。沙性土壤应多施农家肥和长效肥料,或在发育到一定程度时,适当补充一些肥料。粘性土壤要适当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如尿素等。
这是本人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回家乡务农时的一点实践经验的回忆性的总结,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2你好,我是村乡飛哥,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农村种植水稻到底是带砂性好还是黏土好呢?还有要在什么样的土壤里才更能生长呢?
水稻适合什么土壤?
水稻土壤的性质则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其耕性和肥力较好。这种质地的土壤,水与气之间的矛盾不那么强烈,通气透水,供肥保肥能力适中,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
砂土中施肥见效快,作物早生快发,但无后劲,往往造成后期缺肥早衰,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这类土壤既不保肥,也不耐肥。若一次施肥过多,不但会造成流失浪费,还会造成作物一时疯长。
粘土的特性正好和砂土相反。它的质地粘重,耕性差,土粒之间缺少大孔隙,因而通气透水性差,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但其保水保肥力强,耐肥,养分不易淋失,养分含量较砂土丰富,有机质分解慢,腐植质易积累。这种土水多气少,土温变化小,土性偏冷,好气性分解不旺盛,养分分解转化慢,施肥后见效迟,肥料有后劲,不发小苗发老苗,若施肥过量会造成作物后期贪青晚熟。
总结: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 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以上就是我所了解到的有关种植水稻对于土质要求的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有讲述不到位的,大家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沟通、探讨……
3当然是粘土好。粘土,除了保水,保肥外。种植出来的水稻,打成米,看到有油性,吃起口感好。同一品种比较,看和吃。明显比较差异。当然沙土,也有优点,栽下去,成活快,分穗块,不易倒覆。
4粘土好
5种植水稻是沙性的好还是粘性土壤好?我们村最能说明问题。
我村分两个区域,平原和丘陵,平原占十个组,田都带沙性,丘陵八个组,田全是黄土带粘性,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丘陵八个组要比平原早播一个星期种,平原组迟播一星期,待到二十五天后禾苗的长势就要超过丘陵组的禾苗。平时村对禾苗长势评级,平原组的都评为一,二类禾苗,算好的禾苗,丘陵几个组有少数丘块一类,大部分是二类三类禾苗,长势不太好,所以丘陵组平时有句口号:为消灭三类禾苗而奋斗。收割时明显丘陵组每亩要少1一2百斤。
主要原因是黄土粘性,易板结,有的成团,不通风透气,尤其大量使用氮肥等酸性肥料更易板结,平时改造的方法,参细沙,稻草回龙,施复合肥,多晒田,防止土壤板结。
而沙性田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通风透气好,不易板结,吸水性强,吸肥快,故水稻生长速度快,长势好。但如果在田里种植蔬菜,红薯则粘土味道明显不同,口感好,带甜味,红薯萝卜表面光滑,而沙土的红薯萝卜干裂,少水分,味道也不好。
6一般来说,农村种植水稻还是粘性土比较好,道理很简单,水稻水稻以水为主,粘性土壤易于保水,沙性土壤不易保水,道理就在于此。
7两种土壤根据特性种植水稻都能获得优质高产,田土带沙性而不是高沙土,此类田块通透性好,保水能力稍差,土壤肥力一般,要加强水肥管理;粘土的土壤肥力较好,保水保肥能力好,土壤透气性稍差,水肥管理上要比田土带沙性轻松些,但土壤不能粘性过重,如粘粒含量超过30%以上,也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图1:田土带沙性长得水稻(7月28日拍摄)
7月28日在南昌岗上镇到种植大户田间查看虫害防效,他的田就是土壤带沙性,水稻长势不比粘土田差。当时的禾苗处于分蘖盛期,除给出防虫建议外,还告诉种植大户在水稻分蘖末期应轻晒田,晒田后追穗肥。此类田块后期也容易缺肥,可在破口至灌浆期喷施2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大量元素水溶肥、芸苔素内酯),能防止早衰,促进灌浆结实。
粘土的田块种水稻,土壤透气性稍差,特别是土壤粘粒过多的田块,稻田耕翻后表面会出现浮泥,水稻栽后会飘秧,不利于机插秧,插得过深则会引起僵苗。在水稻分蘖末期要重晒田,晒出开细小裂缝、不陷脚再复水。此类田块根据水稻高产目标合理追肥,水稻中后期应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叶面肥。
总之,水稻要高产应根据土壤的特性合理调整水肥管理,保水保肥差则可分多次灌水、施肥,晒田有轻重,后期均要注重叶面喷肥,有利于水稻秆青籽黄。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8农村种植水稻,田土带沙性好,还是粘土好,我的观点,两种土质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只要充分利用,两者都可以同样获得高产。
沙性土壤空隙大,漏水漏肥比较严重,而粘性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强,在施肥阶段,两者必须区别对待,沙性土壤尽量做到少吃多餐,由小递增,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要,比方说如果在水稻追肥时,计划每亩施二十斤尿素,开始最多施5斤,过3~5天后补施,分批施入,这样效果会好一点,如果你想一次施入,恐怕禾苗很早就会坐蔸了,粘性土壤追肥可就不一样了,可以一次施入,达到同样的效果。
沙性土壤升温快,在4~5份插秧季节,天气气温低,沙性土稻稻田禾苗比粘性土稻禾苗返青快,生长迅速,而粘性土壤禾苗返苗慢,两种土壤各有利有弊,只要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同样能获得高产。
读者朋友,你们对两种水稻田土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谢谢关注!
9农村种植水稻,田土的类型是很多的,每一个地区的类型都有区别。要知哪种土壤种植水稻好,先要对水稻土的类型有所丁解。受地貌地形的影响,水稻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水稻土的类型
一、淹育型
这种水稻田一般分布在丘陵、山岗坡麓或者山区河谷的上部。
二、潴育型
这种水稻土多分布在平原和丘陵的沟谷的中下部。
三、潜育型
这种水稻土大多分布在平原和丘陵河谷下部低洼积水处。
四、渗育型
这种水稻土大多分布在平原上地势较高的地方,和坵陵缓坡的地方。
五、脱潜型
这种水稻土大多分布在湖河平原和丘陵河谷下部地段。
六、侧漂型
这种水稻土大多分布在倾斜的地形。
七、盐渍型
这种水稻土大多分布在盐渍土地区。
八、咸酸型
这种水稻土大多分布在南方滨海地区。
【二】水稻土的土种
土既分类型,每种类型的水稻土,又有许多不同的土种,如:
1.麻沙泥田、浅麻沙田、少砾质浅麻沙田、浅麻沙泥田、夹沙麻沙泥田;
2.黄泥田、浅扁石黄泥田、积钙黄泥田、红黄泥田、下位网纹黄泥田、下位焦斑黄泥田、湖泥底黄泥田、结核焦斑黄泥田;
3.马肝田、浅黄马肝田、下位结核马肝田、白心土马肝田、青马肝流田;
4.沙田、砾质沙田、
5.沙泥田、灰沙泥田、上位夹砂砂泥田、下位砂砾红沙泥田、黄底沙泥田、青麻沙泥田、沙心青麻沙泥田、沙心青沙泥田、湖泥底青沙泥田、红沙泥田、紫红沙泥田;
6.泥田、红黄泥田、灰泥田、湖泥田、淤湖泥田、扁石泥、田青扁石泥田、青钙泥田、青湖流田、青泥田、烂泥田、紫泥田、青黄泥田;
7.钙板田、淋溶钙板田、淋溶青钙泥田;
8、白螺丝田、青丝泥田、青沙泥田、漂洗白浆土田、白土田。
……
【三】带沙性好,还是粘土好
沙性土壤在旱地和水田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沙性土壤在旱地中可以使土壤不板结,作物根系透气性好。但在水田中,沙性土壤却容易沉淀,致命的是浪费水源,渗水严重。沙性稻土含营养质差。必须多次性追肥,并且追有机质肥效果更好。
粘性稻土,不易沉淀板结,含水性能好,含营养质丰富,施肥效果长,稻穗饱满。但因其含肥效果长,保水效果好,如果排水不及时,容易引起水稻恋青和飞虱虫害。
砂性土地还是黏土性土地种水稻好?这个还真不好说,只能说两者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陷。而且,水稻种植面积如此的广泛、跨越的地区这么多,适应性还是比较强的。
1、砂性土地种水稻。这种性质的土壤在黑龙江也有一定的面积,比如说黑龙江农垦的291农场、桦南县等部分地区的土质就呈现较为明显的砂性土质,土壤颗粒相对细碎、不保水、土质松散、根系生长状况良好等特点。但是,这类土质种植水稻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废水、肥料利用率低、土地利用率低等缺陷。
1.1优点。其实从砂性土质的名称上我们就能大概了解这类土质的特性,土质相对的松散、不易结块、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变得较为细碎。与黑龙江分布较广的呈粘性的黑土相比,机械作业的阻力要小跟多;
而且,因为砂质土壤的通透性较好、土壤相对细碎的特点,也更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发。在这一点上,水稻水直播种植表现的更为突出。在秧苗3叶期之前,砂质土壤直播的秧苗根系要比在粘性黑土直播的水稻根系发达很多,特别是在主根的长度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还有一点是砂质土壤种植水稻更方便晒田、更有利于水稻的抗倒。啥土质的通透性好、透水性好,田间的水分可以快速的向土壤深层渗透。一般来讲,砂性土壤稻田的水层基本的存水时间只有7天左右,就需要再次补充水分。所以,从土壤的特性来讲,砂性土壤稻田更适合晒田的操作、难度也低、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1.2缺点。由于砂性土壤稻田的水分渗透速度太快,也会伴随着养分的快速流失。所以,砂性土质条件下的稻田肥料利用率要低一些,这就意味着肥料施用量会比常规稻田高一些;其次是土地利用率低。稻田需要在田间构建排水、进水的沟渠以及周围的边埂。但是,由于砂性土壤的土质过于疏松,需要构筑更宽、更高的沟渠和边埂才能满足存水而不垮塌的需求。所以,沟渠和边埂占稻田面积的比例要比粘性土质的稻田高很多;还有就是砂质土壤普遍肥力较低,土壤过于松散。而且,很多砂性土壤都伴随着盐碱化的情况。在培育秧苗以及秧苗移栽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秧苗抗盐碱的工作。
2、粘性土壤。粘性土壤比较普遍,黑龙江的黑土地其实也是粘性土壤的一种。综合来看,粘性土壤更适合水稻的种植。
首先是粘性土壤的土地利用率高。土壤颗粒较容易连接在一起,不需要太高、太宽的沟渠和边埂就能保存住田间的水分;其次是粘性土壤保水性较好,在种植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水分的消耗和流失,节约种植用水。同时,水分流失的慢,施用肥料的利用率也要高一些;还有就是粘性土壤其实更有利于稻田的机械整地和机械移栽。可能说粘性土壤的作业阻力会大一些,但是粘性土壤的状态下机械作业陷车的可能性大幅度的降低,30-40厘米深度的粘性土壤就是犁底层,对机车的支撑能力较强。
粘性土壤的稻田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说不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因为土质相对黏重、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小,不利于水稻根系的发生;其次是粘性土壤稻田的犁底层浅,对水稻的根系以及整体的长势有影响,也对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