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生了小孩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电脑版 2020-11-29 20:34
婚后生了小孩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根据如题的描述,可以参照产后抑郁理解(具体的诊断请到正规医疗机构)。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生完孩子后,常见于坐月子期间,主
根据如题的描述,可以参照产后抑郁理解(具体的诊断请到正规医疗机构)。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生完孩子后,常见于坐月子期间,主要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症状主要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有些症状比较严重的产妇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等极端想法或行为。
产后抑郁症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综合疗愈,建议和方法有:
1、物理治疗:病情极其严重,具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目前多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2、药物治疗: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服药期间应暂停母乳喂养;
3、心理治疗: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首选方式,包括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焦点转移疗法等;
除此之外,规律的作息和饮食、适度的运动、家人的陪伴等,也能更好的辅助疗愈。
2从心理学上讲,其实所有女人都经历过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一个主要诱因是落差感。
女人怀孕时,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很多,衣食住行甚至情绪都得到了很多的照顾和理解。
但当孩子出生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被新生儿吸引,无法全身心的像孕期那样照顾新妈妈,这种不自觉的忽视,会造成落差感。
那么什么样的女人得产后抑郁后不容易康复呢?
1.曾经有抑郁经历的女性。在外因的刺激下,抑郁可能会复发,所以这类产妇需要更多的情感镜映和照顾。
2.在家庭中被忽视或处于弱势的女性。这类女性大多数于讨好型人格,隐忍的情绪可能会在产后集中爆发,这其实是好事。但如果她比较懦弱,积压的情绪转向内攻击,就变成了抑郁。
3.心思敏感细腻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感受到落差,并没有良好的情绪疏导,产后抑郁康复起来会比较困难。
知道了诱因,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在关注宝贝的同时,要给新妈妈更多的关怀,共情和交流,减少落差感。
悉心的照顾和陪伴,可以借助专业的力量,比如去做咨询或参加成长小组,这样对育儿也有好处 。
要知道,妈妈的情绪对宝宝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照顾好宝妈,是最重要的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浏览。
3你好,我是徐泽旭,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嗯,在中国生育小孩,女性患有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还真的挺大的,因为绝大多数的生育过程,以及产后的恢复,在心理和生理上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身心两层创伤。
这种创伤持续的时间久了,就会让人接近抑郁。
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我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心理咨询师,我不太喜欢一定按照书上的定义去理解这些心理现象,在这里我分享的也是我自己的理解,因为我也抑郁过。
在我看来,当我们心灵出现了某些问题,为什么抑郁这个词会如此让大家觉得贴切,是因为这个词基本上就解释了我们大部分内在问题的机制。
抑,抑制,有心理需求被压抑,无法表达,甚至失去改变的动力。
郁,阴郁,郁郁寡欢,郁结于心,欲而不得,从失望到绝望。
所以在我看来抑郁,是长期求而不得,失望绝望到说不出也不想说的那样一种状态。
产后抑郁及处理因为我不是女人,在这一点上我只能根据我的推断和对我爱人生育后恢复过程的观察。
那产后的这个过程抑郁的是什么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
生育过程当中的孤单和恐惧,虽然自己的父母、伴侣、公婆都可以帮忙,但毕竟这个过程仍然要自己面对,古时候讲孕妇生孩子是鬼门前关前走一遭,生理上如此,心理上也是一样的。而这些巨大的情绪很可能无人说,无处说,无法说,多数没有心理经验的男人,也无法理解。
这个部分的很多情绪是很客观,同时是要成为妈妈所必须面对的,如果抑郁的根源是来自这里,那可能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建设和陪伴。
被压抑的自我,当一个女人生完了孩子,忽然之间,透过这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添加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妈妈。做了妈妈之后,很多女人并不能适应,就是母亲身份跟自我之间的比重或者距离,从身份改变到学会如何去把握,这对于女人来讲,是另外一个孤独的旅程。
很容易出现的,就是一开始妈妈会倾注大量的注意力在孩子身上,甚至身边的亲人都会说照顾好孩子,而这个过程里面,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女人的自我,长期忽略自己,也是抑郁的其中一个因素。
在这点上,可能自己要明白,妈妈只是自己人生当中其中一个身份,除此之外还是女人,还是自己父母的女儿,还是妻子,那在这些之上自己还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身份,所以哪怕生完孩子也要给自己留空间,留一个自己可以呼吸的空间。
生理心理的双重压力,当生育完成之后,女人的身体需要承担两项重任,第1项重任是养育孩子,第2项重任是恢复身体,而第1项重任又压在第2项重任上。
女人生育的过程通常会需要侧切,很少有真正的顺产,所以身体的刀口恢复的过程会消耗身体的能量,同时会有疼痛,而这种情况下再让产妇去哺育自己的孩子,身体有创伤,内在就会有拉扯。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体心理都处在相对负面的情况下,还要完成养育孩子本能的使命,这个过程本身也已经非常煎熬了。
而身体的创伤通常很难表达出来,这时候女性最需要的就是伴侣的拥抱,只有肢体的温暖会比较有助于把创伤释放出来。
产妇的自身因素,有的女性因为个人的经历,可能本身对做妈妈或者生育就会有抗拒,这些抗拒足够他在经历这些过程的时候,内心痛苦。那在这里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原生家庭当中自带的创伤。所以很建议在生育孩子之前,能够有心理专业的人士帮助,处理一下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内心的一些影响。
坦白讲,心理学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我们人生当中所有我们体验不好的感受,都可以用心理学消化掉,佛陀说众生皆苦,在我看来,苦难也许是我们人生当中某一个很本质的东西。
但问题是,这份苦值得吗?
虽然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自己在生育的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照顾,确实会很痛苦,甚至陷入抑郁……
确实面对着面前这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我们担忧、孤独、惶恐失措,甚至有些情绪我们读再多的书都没办法减少……
同样的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未必是一帆风顺的,很可能,父母的梦想会一次次的被孩子打碎,孩子可能并不会愿意听我们的话,我们可能也会为此伤心欲绝……
虽然我是个男人,无法亲身体验,但当我看到我的妻子,抱着我的女儿的时候,在她的眼睛里面,在她的笑容里面,如果让我一定要用两个字来形容那种光芒,我会用“值得”这两个字。
当爸爸妈妈做完这一切,能怀抱着一个小生命,鲜活的ta充满无限的可能,也许这些美好的感觉很容易被打破,但有时候为了这一刻,某些代价还是值得的。
所以我想说,可能我们的头脑会有担忧,可能我们的心灵会有恐惧,可能我们的身体会有创伤,但还是有千千万万的人,选择冒险。
而我做心理工作这个过程也有发现,不论爸爸或妈妈有多不想要孩子,他好像本能的还是会做一些为孩子好的事情,甚至有的父母知道自己脾气很不好,他会有意的排斥自己的孩子,用这种方式去保护自己的子女,那个潜意识的信息就是请你不要像我一样/离开我会更安全……
所以我看到,哪怕孩子没出生,好像人都本能的爱着未来那个有可能到达自己身边的小生命……
所以,陷入抑郁的妈妈们,去爱,去爱自己,也去爱孩子,任何一种爱都不要过度的失去自我,同时沿着这个爱指的道路,你的伤痛会好起来的!
这个问题,我想来回答一下。因为前几天有个朋友正巧和我说了她产后抑郁的事情。
朋友在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她感到异常的痛苦,她对我说:她觉得有几件事使她的产后抑郁症的发展加速。
首先,我的这位朋友她很容易焦虑和沮丧,在孕前就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而在怀孕后一直有一个担心,担心会在产后接触更多的人和经历更多的事,但是这些担心她没有告诉任何人。
还有一件事是因为在孕期朋友出现了一些状况,医生建议她停掉工作安心休养,而她老公为了能有人照顾她,所以他们一起搬到了婆婆家。
朋友的婆婆是个很强势的人,以往在家都是说一不二的,在婆婆的强烈要求下,朋友开始了严格的卧床休息,是真正的卧床。不能随意下床,也不能在床上玩手机看电影,这真的是太痛苦了。而这种痛苦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孩子的出生。
随着孩子的出生,朋友还没来得及感受任何喜悦,就又陷入了无尽的琐碎的烦恼当中。
我觉得我这个朋友的经历其实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的新手妈妈在还没来得及感受到新生儿带来的喜悦的时候,就要开始面对新生儿所带来的各种各样问题。
所以根据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数据,十分之八的妈妈中会有产后抑郁的倾向。
试想一下妈妈们花了40周的时间在肚子里孕育了一个小生命,又花费了数小时甚至好几天的时间生下他(她)。而这一切却不是终点,之后妈妈们又开始参加到了一场不眠不休的喂食和换尿布的马拉松比赛当中。
这种滋味可能即使是身边拥有最可爱的宝宝也无法总是弥补的身心疲惫。
那怎么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呢?· 1、感觉到深切的悲伤
· 2、对在生孩子前感兴趣的事情失去了兴趣
· 3、极度焦虑
· 4、感到特别无助
· 5、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文不值
· 6、食欲不振和失眠
根据定义要想被认为是抑郁症,症状至少需要持续两周以上,但是如果您注意到这些行为并且感到忧虑,一定要引起妈妈们以及家人的注意。千万不可大意。
妈妈们该如何缓解产后抑郁症呢?- 寻求支持
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和支持,妈妈们很容易感到无助和孤独。当产后所有照顾婴儿的负担都堆在妈妈一人身上的时候,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烦恼,也会让妈妈全面崩溃。所以这个时候家人特别是伴侣的陪伴与理解是最关键的。
- 建立妈妈网络
试着认识一些同时期生产的妈妈们,并与她们一起沟通交流。因为她们可能也正在经历类似的事情,可以为您提供可靠的建议。
- 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
美国杂志《妇产科和新生儿护理杂志》发现,在第一周与婴儿皮肤接触六个小时的母亲所报告的抑郁行为较少。更重要的是,每天进行三个小时的皮肤接触,婴儿的哭声也减少了43%。
- 保持足够的睡眠
剥夺任何健康人的睡眠,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而剥夺一个杂乱无章的新手妈妈的睡眠,则会令新手妈妈陷入混乱。为了减轻产后抑郁,请尝试在宝宝睡觉时一起入睡,而不要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去做其他的家务。
- 设定切合实际的期望
新手妈妈们一般在怀孕期间都会被当作女王般的照顾,而随着孩子的出生,大家的注意力重点可能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妈妈不免会产生失落感,妈妈们要正确对待这种身份的转变,要做切合实际的期望。
以上这些是提供给新手妈妈们的一些关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科普及建议,真心的希望每一位新手妈妈都能在产后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照顾,希望新手妈妈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充满了欢乐和希望。
5如果是这样的话,要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因为对于产后抑郁这个问题,非常严重的。因为他关系到妈妈和孩子 也就是说如果妈妈抑郁的话,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心理状态,也是要尽快的联系专业的力量进行求助和帮忙。当然你也可以联系我@心理咨询师贾国梁
6如果无法缓解是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因为母亲如果患有抑郁症,是很难抱持和镜映到婴儿的。母亲沉浸在自己的痛苦和想象中,无法顾及和回应到婴儿。这样对婴儿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创伤。会造成婴儿心理发展的停滞和破坏。
所以,产后抑郁症是需要家人,提供关心,心理咨询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
7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又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工作与家庭角色的转换,也是一样感觉到力不从心!
先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真实经历,生过孩子那个月,也就是月子里,公主没觉得,真的要成了抑郁症患者,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
先是分娩阵痛,刚开宫口,就疼的撕心裂肺,腰疼的跟要断了一样,宫口开大两公分就打上了无痛,我作为产科医生是强烈推荐无痛分娩的,这真的是对孕妇生命的尊重,但是生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疼痛,疼的忍不住大喊大叫!现在想想,两个字酸爽!
月子期间,第四天经历了大涨奶,发烧到40度,直接烧到天昏地暗,眼前发黑,厕所都无法自己去上,乳头皲裂,特别严重,基本就是乳头上的皮肤脱掉,重新生长,宝宝吃第一口奶,浑身出冷汗,比生孩子都要疼!在经历了十天的严重积奶,期间为了母乳,坚持不吃药,反复高热,乳汁变质,差点就要切开引流,到最后看到孩子产生厌恶感,每天早上五点做在那里,自己排奶,请催乳师排奶,钱没少花,十天后终于好了,不过左侧积奶太严重,基本就没奶了,一大一小,超级难看[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生完孩子,体内激素的变化,情绪容易脆弱,如果还要自己看孩子,公主真是不敢当,宁愿让男人做皇上,他们来生孩子[呲牙][呲牙],所以生过孩子,家里人要体谅,经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鬼门关里走一遭,老公要理解,毕竟孩子跟你姓,说什么听着,要你做什么就去做,不要去辩解,没有条件想办法创造条件,让她开心,真是不容易!可能会有一些女人,你会觉得她很作,耐心一些,包容一些,至少过了这个脆弱敏感的时期……
如果不幸患上了抑郁症,要多跟正能量的人接触,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自我调节很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陪伴!
8你好,抑郁症一般是生孩子之后容易得这种病。如果真的是抑郁症,应该去做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抑郁症一般是生孩子以后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加上有了孩子以后心理和身体比较的劳累容易患抑郁症。所以说最好尽早的就医。还需要家庭的帮助。帮助带带孩子做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注意休息。还要做一些自我调整。
9产后抑郁障碍(postpartum depressive disorder)也称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障碍是产妇分娩后表现为以与其处境不相称的心境抑郁、兴趣/愉悦感缺失等情感性症状为核心症状的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
产妇分娩后导致产后抑郁障碍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其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孕期睡眠时间不足,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疼痛的恐惧,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或害怕不懂照顾婴儿及担心婴儿健康,缺乏丈夫和其他家庭人员的抚慰和心理支持,无法克服同时做母亲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双重压力等等。
产后抑郁障碍通常在分娩后4周内发病,如果发病于分娩前的孕期并持续到分娩后,或者难以确定发病是在分娩前还是分娩后,则称为围产期抑郁障碍(perinatal depressive disorder)。
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大多数可于1年内自愈。
在有抑郁症状期间应对措施主要有:
学习乳儿生长发育知识和技能,例如喂奶、洗澡、换尿布、抱婴儿等,以防育儿时不知所措而强化抑郁情绪;
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丈夫应尽量陪伴在产妇身边,谅解产妇的异常情绪,协助产妇护理婴儿,不能因孩子哭闹,怕影响自己而夜里独自到其他房间睡眠,否则会使产妇觉得委屈,不利于康复;
避免各种强烈的、持续的精神刺激,凡事看得开一些,想得远一些,已产生的消极情绪要通过与闺密谈心、向丈夫倾诉等渠道予以疏泄,以保持心理平衡;
要保证充分睡眠和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尽量婉拒亲朋好友的探视等。
如果抑郁症状较严重,应就医治疗,但药物治疗要慎重,要严遵医嘱。
10产后抑郁,一方面是母亲对角色转换没有准备好,二因怀孕导致内分泌的改变,所以影响了心理。三因孩子的出生,家人的目光骤焦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母亲。如果明显觉得有无助,甚至轻生念头,请必须去医院心理科就诊通过药物调整自己的内分泌而影响的情绪。如果你仅觉得心情不愉快,多点转移注意力,并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