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从事业单位辞职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电脑版   2020-11-29 19:38  

从事业单位辞职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从事业单位辞职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认为: 从事业单位辞职的人后大都后悔了,稳定的收入真的很重要 !1、工作不稳定,经常换:

1

从事业单位辞职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认为: 从事业单位辞职的人后大都后悔了,稳定的收入真的很重要 !

1、工作不稳定,经常换工作。从事业单位跳槽到民营企业,工作或许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充满激情和挑战,也是要从基层做起,有些企业管理不善,经营状况也很一般,呆多一段时间就感觉明显是与想象中相差太远,于是频繁跳槽,工作状态非常不稳定,几个月就要重新找工作。而在事业单位工作,可以说是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基本都是政府部门相关的工作,且工作安逸,收入稳定。事业单位不是死的,是可以流动的,只要有机会,只要有人脉,只要有人帮你。现在没机会,不代表以后没机会。
  2、收入不稳定,薪金也不高。从稳定的事业单位跳槽到私企,最不能接受的应该就是收入的不稳定了。这次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停工停产,员工工资基本没有。而在事业单位,无论工资高低,至少每个月工资准时入账,但私企就不同了,说好的发工资,可能因为公司现金流问题,钱没能及时到位。薪酬管理也并不是十分科学,可能说好的奖金说飞也就飞了,全看老板个人的心情。

3、工作压力大,归属感不强。现实中所期待的充满激情而又创意不断的工作,说到底就是一个字——忙。私企老板基本都是以压榨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出发来给你布置工作,在这里想要宽松的工作环境、轻松的工作任务、丰厚的福利报酬,那是不可能的。可能更多的是工作压力以及对这份工作前景的不确定性。 可能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工作激情很重要。而在事业单位工作基本都是按部就班,提拔的机会也许也是看工龄、人脉,复杂的人际关系论资排辈才能有所提升,因此许多年轻人呆不了多久要走,但是如果人到中年、老年如何办?早年在我们银行辞职的、买断的员工大部分都混得不太好,还经常到单位吵闹或上访!

因此,不要轻易从事业单位辞职,稳定的收入真的很重要!


 

 

2

那要看你辞职去做什么了?

事业单位职工和公务员,虽然工资等收入都不高,但是相对稳定,部分还有隐性收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丈母娘喜欢。比如面对今年这样的疫情等突发事件,收入不受任何影响,被称为拿铁饭碗的人。缺点就是工作四平八稳,职称、等级上升慢,典型的金字塔。若提拔无望,前途渺茫,可以选择离职创业。而且国家今年再次倡导,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职创业。

走出事业单位后,你的社会地位、圈子等都随之消失,之前搭建的平台基本不会保留,但是新的工作有新的挑战,你要是还年轻,不愿意一辈子墨守成规,可以走出去,干自己喜欢的事,若是你个人能力平平,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会面对挑战,建议还是做好当前工作,必定比较稳定。

3

大家好,本人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说一下我从事业单位辞职的体验吧!

一、个人经历:2013年大学本科毕业,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去读公费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专业”,二是去一个事业单位去上班。由于当时的经济拮据加上目光短浅,选择了去事业单位工作,心想早点工作可以经济独立,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然而我想错了,工作两年后一分钱没攒下,果断辞了职,辞职原因,一是工资少的离谱,二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想自己创业,做点小买卖!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后续剧情很狗血!

二、辞职创业:辞职后的几个月心情都很舒畅,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想法创立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盈利情况还不错,关键是时间自由,缺点是压力大,累心!经营了两年后,忍痛割爱转让了!

原因是父母觉得这种教育机构不靠谱,不稳定,不好找对象,建议我继续进入体制内!

三、再次进去体制:迫于压力,再次备考,如今又进入了体制内!跳出来,又跳了进去,看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我想说,在事业单位辞职,没什么后悔可惜的,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出来体验一下,限于35岁之前,35岁之后就不要出来折腾了,除非你有很好的创业项目!年龄大了,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出来后不好混啊!

4

从事业单位辞职是什么体验我还真没有过,不过身边倒是有些朋友体验过了,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来说,从事业单位辞职只是单纯换一份工作而已,不喜欢这份工作就不做了,仅此而已;但是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原本就较差、而且日常经济压力又大的人来说,从事业单位单位辞职,要么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破蝶重生”之举,要么是自暴自弃无所谓的生活态度。我身边倒是有两个认识的朋友有过这样的体验。

第一个,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本人又是学经济管理专业的,考到了宣传部门的事业编制岗位,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做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想做的,都是应付式的,所以感觉每天都是在耗费生命。不过人家家庭条件好、自己又有经商头脑,当时共享经济火起来后,他先是停薪留职了一年在县里和几个朋友一起搞共享电动车项目,那个时候小县城人图新鲜图方便倒也搞的有声有色,一年后人家直接从单位辞职专门搞这个项目了,日子过得滋润多了、也自由多了。

另一个就是“反面”典型了,因为粘上赌博恶习,在单位背负了一身债务,但是事业单位工作又不够他还债之用,每天催债的人把他家里和办公室门都快挤破了!他倒是想得开,不知道是破罐子破摔,还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直接从单位里辞职出去创业,没想到混的还不如在单位,要不是靠家里还能接济一二,估计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所以说,如果想从事业单位辞职,千万要先找好更好的去路,不然头脑一发热想到辞职就辞职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会后悔的,因为没有退路的辞职只会让你混的更差。

5

笔者本人身边又从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辞职的,在新常态下这种情况也经常可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开明,体制内人员也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1、比如原济宁市长梅永红当政时辞职去了一家基因检测公司,薪水翻倍的是肯定的,这也是其个人追求。曾任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辞去公职去做公益,实现其个人心中的理想,每个人辞去公职的原因各不相同,追求也不相同,但是也是常态了。

2、有的人辞职并没有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就投身企业、市场竞争的话,后期在找工作或者是实现个人事业方面追求的话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或许是一蹶不振也有可能。

3、至于是否要从体制内辞职,我觉得一定要自己充分做好评估,如果有了一定的人脉、资源、资本、技术离开体制可以自己从容就业或者是具备创业技能,觉得体制束缚了个人的发展,那么离职去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资源和渠道、没有相应的本领充分参与社会竞争,盲目从体制内辞职,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对自己和家庭都是不负责任的。

4、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路,走好自己的路,选择合适自己的生活,充分做好评估,做决定后自己不后悔,辞职与否都是值得理解和尊重。

6

我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至今已经有两次从事业单位辞职的经历,什么体验呢?放弃了该放弃的,得到了该得到。

第一次放弃事业单位

2011年7月,我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同时拿到了天津一所大学辅导员的录取通知(带编制),于是我迅速的从一名学生转换为辅导员。

带着对于大学工作的无限遐想,我迅速报到入职,我被分配管理一个系,4个班,一共135个学生。尽管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学校有教师公寓,有各种补贴,最重要的是有寒暑假,所以工作的第一年,我是特别愉悦的。

在2012年的10月份,我被认命为系分团委书记,兼任辅导员。于是,我明显感觉我的工作任务量加大!同时,作为管理一百多人的辅导员,各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开始挤压我自己的生活,没有白天黑夜,没有周末,我的电话要24小时开机。学生的、家长的随时各种突发的问题席卷而来!派出所、医院,也是我经常去的地方!

到了2014年,我熬不住了。2014年6月,我提出了辞职。

尽管有很多的不舍:学生,朋友,特别,这是我的第一次工作经历,但是这确实是我考虑很久了,我的身体也亮红灯了,当我走出学校那一刻,我觉得,我终于属于我一个人了!

第二次放弃事业单位

2014年7月,我参加了天津市的事业单位考试,

然后,笔试第二名,面试第一名,

于是,我被录取了,我报考的是某单位下属党校。(我还是和学校有缘的)

和大学辅导员完全不一样,这里工作量不大,并且工资待遇好,特别是公积金比较高。

然后,我就安安分分的工作了一年半。

然后到了2016年,家里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媳妇生了小孩,还有一个家里老人生病,需要脑部做手术!

作为外地人,突然我觉得眼前安逸的生活麻痹了自己,作为独生子,远赴天津,而今年迈的父母如何照顾?媳妇也是独生子女,她的父母也生病,需要照顾,当然还有一个嗷嗷待哺,需要人照顾的小孩。

于是,在不舍中我选择了舍弃,我提出了辞职,并且,我没有告诉父母。

什么感觉?感觉很可惜,但是我觉得很值。现在,我在父母的身边,他们的身体都恢复的很好。

并且,我也考上了老家的事业单位。

现在,我觉得很知足。可以照顾父母,可以照顾妻儿,并且也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生活也稳定了。

生活不是小说,不会一帆风顺,也会面临各种选择,但是,无论选择的结果咋样,我都会坦然接受。

所以,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放弃了放弃的,得到了该得到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希望对您有用,谢谢。

7

看个人性格了,就像围墙,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都以为找到了对的方向

8

如果是不愿离开会流泪感到遗憾,如愿以偿会感到开心脱离苦海。

9

考上事业单位都通知上班了,最后又办理放弃录用资格手续了,因为不是很喜欢那个工作,而且工资还很低。

10

没感觉,我辞职过。。问题问的太没水平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