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天天正能量 生活连环打击 她不向命运低头

电脑版   2018-07-16 22:00  

长丰县水湖镇孔圩村新圩组贫困户王秀兰,在脱贫路上,不等、不靠、不要,坚强奋斗,学技术,做产业,带着家人顺利脱贫。

今年47岁的王秀兰,皮肤黝黑,是一位贤惠善良能干的农村妇女。2003年,她的丈夫孔凡保身患尿毒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2006年,丈夫去世后,王秀兰带着婆家分给的5万元债务和3岁的孩子回到了娘家生活。

王秀兰年幼丧母,家里除了身患脑梗、心脏病的父亲,还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气管炎的哥哥。为了还债和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哥哥和年幼的孩子,一边去村里的养鸡场打工,一个月三四百元钱的工资,勉强维持着家庭生活开支。

“最难的就是那几年,哥哥在医院住院,父亲在家养病,孩子又小,我打工挣的钱还不够他们看病和孩子喝牛奶,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想死的心都有。”王秀兰说,“可我一想到这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我不能不管他们,只有咬着牙撑下去。” 2013年,哥哥病逝,孩子也已经上学了,王秀兰看到村里很多人种草莓致富,便辞工回家种草莓,“一开始没技术,我看人家怎么种,我就怎么学。”聪明好学的她不但学会了种草莓,还学会了自己育草莓苗。

“开始种一个棚,有了经验后,又种了两个棚。如果没有自然灾害,一年也能有两万元的收入。”王秀兰说。

王秀兰家草莓棚较偏远,不通路,每次草莓采摘后,都要一趟一趟地挑上三百多米,放到路上的电动三轮车里。但她从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她家虽然就在我们村委会旁边,从丈夫生病到去世,家里生活虽然很困难,但她从来不去找村里要求救济。2014年建档立卡后,她不等、不靠、不要,自强自立,自己奋斗,寻找出路,一点点干,非常坚强,非常了不起,这一点我们的扶贫干部和村民们都非常钦佩她!”孔圩村党支部书记张广珍说。

“自打帮扶工作开展后,村里为她家的特色种植补贴3900元,小额贷款补贴5万元,享受3000元分红,教育资助800元,2016年,顺利脱贫。今年孩子初中毕业,扶贫的同志又在为她的孩子联系专业技术学校。”张广珍说。

“我这两年还清了欠债,还准备给孩子余点上学的钱。”王秀兰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把孩子培养出来,让他长大有出息,报答党和社会对我们的关照。” 杨慧 杨娇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文/图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