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在山东是怎样的一个城市?
电脑版 2020-11-29 18:14
滨州在山东是怎样的一个城市?:请不要忘记关注答主滨州从总体上、从人均水平上来看,其实也不算穷,只是谈不上富。滨州人均GDP在潍坊之前,山东第七位,在全:-滨
请不要忘记关注答主
滨州从总体上、从人均水平上来看,其实也不算穷,只是谈不上富。滨州人均GDP在潍坊之前,山东第七位,在全国60多位,大约略高于山东平均水平,正如山东人均GDP略高于中国平均水平。 滨州外在的“穷”主要几个原因:1)在山东来看,滨州人口少,只有360万,而面积可不小,造成了有点地广人稀,再加上中心城市历史太短,城市建设缺乏历史积淀、缺乏规模和人气,城市的面貌也就上不来。2)由于历史、环境的原因,滨州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南部人口较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邹平和博兴都是经济比较强的县,而黄河北的几个县,人口少又分散、交通闭塞、土地盐碱,周围又没有实力强的中心城市做依托,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从面积上,黄河北的这几个县区占了滨州的大部分。3)交通条件是滨州北部发展最大的掣肘。翻开地图看看,滨州北部作为山东的北大门,从滨州再往北看,黄骅、天津、唐山、秦皇岛一直到辽宁,人家环渤海的高速、铁路早就连成一体,而一到滨州就断头了,而且连一寸都没有。这显然严重束缚了滨州跟天津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交流,虽然只相隔100来公里。另外,作为山东7个沿海城市之一,滨州最后一个建设大型海港,在此之前滨州北部的沿海条件几乎也没发挥什么作用。 作为一个在外地的滨州人,切身感受了滨州在外地尤其是山东以外的低知名度,经济一般,人口少,又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不是旅游城市、不是交通节点城市,知名度自无来由。滨州曾经错失胜利油田、错失齐鲁石化,从而错失了发展为经济强市的机会。看看东营,当年惠民地区中远不如滨州的那部分在胜利油田基础上由0发展起来现在远超滨州的成就,真是令人嘘唏慨叹不已。假如,只是说假如,当年滨州留下了胜利油田,也就没有现在的东营了,今天滨州、东营如果合并,将是山东GDP第三(而且极可能超过烟台成为第二)、工业第一、人均GDP第一大市。 滨州如今最大的机会就在于环渤海地区的融合发展,可以预见,环渤海的高速、高铁、京沪东线高铁将会彻底改善滨州北部的交通落后状况,滨州港的开发建设将给北部工业发展创造极有竞争力的条件。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尾闾,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现辖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邹平县五县二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以及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版图面积9453平方千米,人口379万。滨州交通便利。济青高速、滨博高速、京滨高速和205、220国道穿越境内,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滨州是中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优水产品名扬海内外。
1950年建惠民专区,几经沿革,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1年撤地设市。现辖滨城区、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惠民县、博兴县、邹平县1区六县,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4.85万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
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的重要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滨州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商朝时建有蒲姑国,秦朝开始建县,从西汉起至民国先后设有郡(国)、州、府、道等地方行政建置,五代时期置滨州,以濒临渤海而得名。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发源于惠民的胡集书会、泥塑、木版画及滨州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滨州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邹平县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生长地。博兴县是汉孝子董永的故乡,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央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滨州农业基础良好。农、林、牧、渔各业发达,现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枣、水产、牧草基地,沾化冬枣、惠民蜜桃、邹平水杏、阳信鸭梨等各具风味,驰名中外。沾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和“冬枣原产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优水产品名扬海内外。滨州工业发展迅猛。纺织家纺服装、油盐化工、汽车和发动机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飞机及机械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十大产业(链)集群初具规模。“汽车上路、轮船下海、飞机上天”目标基本实现,陆、海、空立体化高科技产业框架正在形成。
说起滨州满眼都是泪,没有特色,没有特产。在外地提起滨州没有几个人知道,好好的一个惠民地区搬迁之一个小镇(北镇)发展,大错特错,要历史没历史,要产业没产业。有一次去张店给银行??装修,一些老办公桌上还写着惠民地区,当年瓜分了惠民地区现在的滨州发现成这样可想而知?
4滨州地处山东北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面积9600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千分之一。下辖二区五县,是山东的北大门与环渤海城市群的成员。其GDP产值2470亿元,在全国位居87位,在全国并不落后。在山东18个城市中居14位,人均产值64009元,居山东第七位。随着环渤海湾经济圈的掘起,必将使滨州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51,下雨撑船。2,市里每年修两次路(打补丁),一次修半年。3,魏桥,西王,京博抬高了人均,其实消费挺低的。4,国家卫生城市,其实很多垃圾桶都是假的,里面没有箱子。路面,街道垃圾很多,打扫不到位,风大了睁不开眼。5,留不住人才。6,城管厉害,15年创城,打砸,直接上新闻。7,只有一天比较热闹的街,渤海七路。8,很不理解的一个事情是楼价为什么会涨的如此离谱。9,路面宽,不堵车,那是因为人少!
6
说起滨州这几年就是破产了几家工厂(滨柴,曲轴,针织,滨南化工,一棉,二棉,三棉,造纸,渤化,皮革,二化,无线电厂,印刷,烟酒副食公司,滨州商厦,滨州供销大厦,滨州商业大厦,滨县织布厂,物资局,电影机械厂,冷藏厂还有果品,棉麻,蔬菜,煤炭公司等等)。改革初见成效,再就是占了(卖了)几亩耕地挖了几个坑,修了几条了路:是大多数彭李,杜店农民失了地,有了楼。成功吧滨州住房炒到万元大关。嗨:不知那么多失业兄弟姐妹是咋自谋职业的。
7看到很多答主负面回应这个问题,同样作为滨州人的小编,更想从正面说说自己的看法:
1、滨州GDP情况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全国GDP数据,同时发布了全国百强地级市排名,其中山东17个省辖市中15个进入百强,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滨州排在全国第88位,山东第14位。从GDP上看,滨州排在全省倒数第4位,但在全国范围看这个排名并不算低。
2、滨州企业情况
从企业角度来看,在2017年山东企业100强中,魏桥、京博、创新、西王、渤海实业、香驰、滨化进入榜单,并均排入前50位。在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魏桥、京博、西王、渤海实业、创新进入榜单,魏桥排在第36位,排名在前的几乎都是大型央企。不过,也要看到滨州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是小型企业活力不足,不能指望几个大企业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二是南北分布不均,邹平、博兴企业活力明显高于黄河以北诸县区;
三是企业经营质量有待提升,说大而不强也不算过分;
四是品牌运营较差,进入18年山东品牌榜的只有滨化、西王两家。
3、滨州交通情况
到现在为止,滨州交通仍算不上便利,不过要看到在交通方面的改善。过去,虽然滨州位处黄河中下游平原,但处在鲁北一角,人少地广且多盐碱地,靠海却非良港,均成为滨州交通的掣肘。不过,最近几年在陆路海路方面做了极大的改善,未来济滨、滨临、滨潍、济青等高铁都较穿越滨州,沾化撤县建区旨在打通陆海通道,滨州交通较过去将有极大的改善。
4、滨州教育情况
尴尬的不只是滨州,所有地级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够发展自己的高等教育。先批判一下,滨州把滨医放走绝对是败笔;再表扬一下,滨州学院若改为山航也绝对是妙笔。其实,不用幻想滨州在高等教育上能比肩济南青岛。若想发展教育,可在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职业教育,二是做好产学研结合。
5、滨州政策情况
网上诟病滨州最多的有两点:一是交通查得太离谱,二是创城创得不像话。总而言之,老百姓对政策不买账,认为缺少大手笔的居多。不过,这个问题还是要往前看的,滨州图书馆、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其实给城市人文带来极大改观。下一步,就看能不能充分利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试验区等发展契机,切实把滨州带动起来。
抛砖引玉吧,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一起给滨州发展支个招。
8渣渣闲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滨州人,就让我以一个小民的心理谈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滨州在山东来说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滨州发展的还算迅速。从地理位置来说,滨州城区离渤海较远,只有北部沾化无棣靠海,但是没有建设大型港口的条件,而黄河又将滨州与山东大部分地区隔离开来,只要几座大桥与之贯通,交通不是很方便。
滨州旅游业不发达,没有吸引人的名胜古迹,游玩的去处,虽说文化底蕴丰厚,但是自从滨州建成发展至今只有30多年的时间,一直搞的是经济建设,旅游业发展不起来。
大型工业偏少,各个区县只有邹平和博兴工业发展还是不错的,但是其他区县没有大型的企业。
还有一个就是滨州没有有实力的大学,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不会选择回到家乡,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数据显示17年滨州GDP全省排名14增长速度是垫底的一个。
我是滨州人,我愿意为滨州的建设添砖加瓦,虽说现在滨州不是那么的发达但是我相信用我们的双手能够创造出滨州美好的明天。
9在滨州学院上了四年的人看来,滨州是个好地方。先来一张靓照。要看城市主要的还是经济和环境,沾化冬枣甜脆哦,先给几个企业名称比如魏桥纺织集团,滨化集团,京博集团,华纺股份,愉悦家纺,西王集团,齐星集团,等等吧,哦对了山东首富就是滨州的。
滨州在山东并不起眼却不可或缺,路北地广人稀,环境好是山东的北大门,很适合工作和生活。
不要小看经济总量少,但是人均好像是第七吧,每年都不一样,但是一般人不会想到在山东那么多沿海强市中滨州会是这个名次吧。
母校滨州学院,好久不见,在滨州静静的读书也好
总之滨州在山东的存在感并不如沿海的青岛烟台等城市强,但是却做了个静静的美男子,哈哈
喜欢点关注哦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