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天天正能量 她唯一的心愿 教会更多人 去救更多人

电脑版   2018-07-16 12:01  

张莉萍
张莉萍正在为呼吸心跳骤停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当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留给心肺复苏的时间只有短短4分钟。这段时间被称为“黄金四分钟”,生或死,或就在于此。张莉萍花费15年,培养了上千名学员,就是想为更多人争取活下去的机会。

事实上,张莉萍只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消防急救中心的一名副经理,也是一名全科医生。在远离海口市区的地方,她每天的工作,是面对形形色色的旅客,许多人甚至只是一面之缘,之后便匆匆离去。

可是,15年来,张莉萍一直在努力扮演好医生和老师的角色。她没有找到挣钱发家的机会,却找到了一份对生命的珍重。只因人生无常,当一个鲜活的人突然倒下,除了专业医生,张莉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掌握急救知识,去救更多的人。 

  南国都市报记者 贺立樊

  实习生 罗子翟 朱咸燕 文/图

  救人不在个人 在于社会之众

2014年11月的一天,一名年轻的出租车乘客在美兰机场高架下车。前一秒还在与司机谈笑,后一秒,他突然向后倾倒,重重摔在地上,呼吸和心跳瞬间停止。

机场外的急救中心内,张莉萍接到了急救电话,迅速拎起急救包,赶往机场高架桥。

坐在救护车上的她知道,留给她的时间,只有四分钟;生命的时限,也只有四分钟。那是生命作出的证明,曾经有一位病人,就留下了四分钟之后的遗憾。

多年前的一个深夜,急救中心接到一个求助电话,一名工人在宿舍不停咳血,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

挂了电话,张莉萍和同事紧急出诊。抵达现场时,四分钟已过,病人已经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这是一名肺结核患者,张莉萍迅速伏在地上,为他做心肺复苏。没想到,喘不上气的病人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直接喷在张莉萍的脸上。着急出诊的张莉萍,甚至没有戴口罩。可是张莉萍全然不顾,还是顶着一头的鲜血,不停为患者做心脏按压。可是患者的心脏,还是不再跳动。累瘫在墙角的张莉萍,流下自责的泪水……

这一天,坐在救护车上的张莉萍,往事一掠而过。赶到现场时,她的心事瞬间被冲淡。她看见出租车司机趴在年轻人身边,努力地进行按压,并大声叫她过去。张莉萍接手按压,经过37分钟的心肺复苏,年轻人的生命最终被挽回。

几天后,张莉萍来到医院探望,年轻人已经基本康复,握着她的手,连说“谢谢”。而张莉萍只想感谢那位拉长“黄金四分钟”的出租车司机。

15年从事急救培训 让更多人救更多人

上个星期四,张莉萍应邀前往澄迈金江一所中学,为学校教师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已经约了几个星期,可是一直没有时间。”这一次,张莉萍不好意思再拒绝,她和家人说好,晚上不回去吃饭。下班之后,一个人在夕阳下开着车,驶上西线高速。

临近午夜时分,张莉萍才回到海口。这一趟下来,她没有收入,只收获了老师们的掌声。

“学校里孩子多,如果教师们都学会了急救知识,能够避免很多意外伤害。”第二天一早,张莉萍又出现在机场的办公室里。

15年来,张莉萍不知疲倦地在两个角色之间奔走,一端是救人,另一端是她所期望的,教会更多人去救更多人。

把生命放心头,起始于15年前的“同呼吸、共命运”。

2003年,“非典”袭来,身为美兰机场的医护人员,张莉萍驻守在防控“非典”的第一线。那年年初,一位旅客才下飞机,就被测出高烧,成为全省第一例疑似“非典”患者。接到消息后,张莉萍自告奋勇,为该名旅客作进一步检查。最终,旅客被证实并非“非典”患者,张莉萍也由此被推选参加省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护培训师资培训班。

15年后,当初一批参与培训的同仁,只有寥寥几人坚持下来。是推广急救知识过程的艰难,让他们“知难而退”。没有收入、没有好处,只有辛苦。不知有多少次,张莉萍和其他急救讲师们在中午席地而睡,只因没有休息的场地,他们睡在讲台上、课桌上。

“有人说我傻,领一份工资,干两份活。”张莉萍心中却只有一份希望,那就是当危急时刻来临时,在互救和自救之下,那些生命不再远去。

传道授业解惑 助人渡过生命难关

几个月前,在澄迈老城一家酒店的会议室里,一场由省红十字会组织的师资培训班正在进行。讲台上的张莉萍,主讲心肺复苏的要点。

“在按压的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帮助恢复呼吸。”张莉萍对假人进行按压,模拟着应急救援现场。她知道,真实的现场情况,比课堂中的模拟要凶险万分。

“如果病人的口腔被堵住,或是受损,无法进行人工呼吸,怎么办?”看着台下学员们茫然的神情,张莉萍提高了嗓门:“无法对嘴,那就对着鼻孔吹气,一样能完成人工呼吸。”

这一批学员,来自于企业和学校,他们的身边,是动辄上千人的同事和学生。他们回去之后,能够亲自参与急救,也可以在取得应急师资之后,在单位内展开应急救援培训。

如果台上的张莉萍,是点起火炬的人。台下的学员,就像是点点星火,终会燎原。

来自昌江的志愿者黄凯诚,已经计划回到公司之后,组织几期培训班。

“不只是在公司内部,当大家学会之后,回到家里,还可以教给家人。”黄凯诚已经教会了儿子关于应急救援的知识,一次学校组织的郊游活动中,儿子为摔伤的同学进行止血和包扎,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良好基础。

生命是脆弱的,战场上中弹的士兵,和生活中意外发病的群众一样,都是在以有限的肉体精力,独自硬扛着死神,同时在期待周围伸来的援手。

有人伸手,生命的难关才得以渡过。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