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银行存款变保险,钱存进去安全吗?
电脑版 2020-11-29 17:03
邮政银行存款变保险,钱存进去安全吗?:在邮政银行存款变保险,极少数的案例不能代表邮政银行不安全,邮政银行依然是规模大,业务齐全,可靠性好的大型银行。为
在邮政银行存款变保险,极少数的案例不能代表邮政银行不安全,邮政银行依然是规模大,业务齐全,可靠性好的大型银行。
为什么在邮政银行存款会变保险呢?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是需要银行柜员来操作的,本来银行客户想着去存定期,结果变成了保险,银行员工这样操作要么是因为贪图高额的提成,要么是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
银行的定期存款是银行自己的业务,而保险则是银行代销的,代销的理财产品一般会给银行非常好的提成,每销售一笔保险业务,银行柜员是可以拿到对应的高奖金和提成。另外就是银行给每个银行员工规定的业务要求,迫于考核的压力,银行员工才会把存款变为保险。
存款变保险只是极少数情况以前的时候,监管对于银行的管理不如现在到位,银行员工才有可能这样操作,但是银监会对于银行的监管逐渐加强,银行员工也开始逐渐学习更加规范的业务和运营,现在存款变保险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少,银行的业务模式更加规范。
邮政银行是第五大银行,也是大型的商业银行,在全国的城乡覆盖网点最多,所以在农村城镇的分布最多,如此庞大的规模还是值得信赖的,不能因为极其少数的情况而丧失信任。
为什么银行员工可以把客户的存款变为保险呢?主要就是客户的理财意识不强烈,没有区分好存款和保险的区别,银行员工的误导加上银行客户自己对于理财的模糊导致了存款变保险。
看完点个赞吧,评论一下吧,欢迎关注小财,下个回答见。2邮政善自把你存的钱变成保险,你的钱在邮政存着绝对不安全。我有一次在邮政存款,没经我同意就设立短信,有什么变化通知我,而且一年还要扣取相应的费用,我知道后当天下午就把钱撤回来了。就这点邮政存钱不是安全的。
3朋友,我首先肯定地说,钱存进去不会有安全问题的。
我这么说,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一方面,邮政银行也是国有大型银行,有严密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措施,所以从整体来讲,邮政银行不会出现大的经营风险问题,更不会发生关门倒闭的危险,所以你的钱存在邮政银行还是很安全的。
另一方面,不能以偏概全,邮政银行存款变保单不是邮政银行集体的行为和经营指导思想,只是少数员工个人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对邮政银行整体经营形象带来不利影响,但不能因邮政银行员工单个行为就对整个邮政银行的经营产生不胜任感和不安全感。邮政银行员工个人的不良行为不会对整个邮政银行的经营安全性产生冲击,这一点我们应该是确实无疑的。
再一方面,存款变保单这些年不只是邮政银行发生,其他几家国有大型银行都发生过类似现象,但这些年过去了,并不因为国有银行员工发生存款变保单行为就使得这些国有银行经营都发生不安全感和经营危机感。相反这些国有银行总是在不断向前,在不断加强内部经营管理,使存款变保单这种行为日渐减少。
因此,我奉劝朋友还是要相信邮政银行的整体经济管理能力和水平,相信邮政银行的防风险能力。继续将你的钱存入邮政银行不会有问题的,千万别犯杞人忧天的傻事。当然现在中你如果碰到这类事情,不用急可向当地银保监机构举报,银保监会各地分支机构马上要成立并履行职责了。他们会按相关法规予以解决并维护你的权益。
4本人亲自己经厉,2008年前后,应该是年前存进邮政的,经过客户经理特别热情的介绍,存伍万元整,期限是五年,年利息500元,记住是口头承诺,咱也不懂,一切听它安排,办的是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单,回到家让家人一看不对,当天去找它就退不了啦!更气人的是五年到期了,去取钱,取啦五万三千多!杀人的心都有啊!没办法只能远离它!
5谢邀!
先说答案:安全!
邮政银行也有保险业务,咱们老百姓去存钱时候,很容易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本来存钱去,结果办了保险。
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是经过保监会备案的正规产品,合适不合适也是看个人实际情况,不过,只要存款的钱放到了保险上,就不要想着三年五年拿回本钱来。保险是瘦在现在肥在将来。
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是时间越长越划算。
很多人不解,明明我去存款的,怎么就变成保险了?
其实很简单。您别以为只有邮政银行是这样,您就是到别的银行,也容易被工作人员三说两说时,一时“把持不住”地买了保险。
存保险的钱,是咱们几年内都不用这笔钱,而且,每年还要续上保费。
在变成保险的时候,工作人员多半会说:“钱放着还毛,放这里利息高,时间也不长,最多五年,五年,可快着呢,我们孩子头年儿还让包书皮呢,现在一眨眼读初中了,真快呀。”
咱们一想,也是啊。
“那这钱到日子能取出来不?”
“当然能啊,是您的名字您的账户,当然能了。”
这里的能取出来,是有歧义的。咱们问的是到日子几年放进去的钱能不能取回来,人家回答的是,账户里的钱能取回来,至于取回多少,账户里有多少就能取多少。
一般老百姓不懂啊,一听能取回来,利息还高,当然就存了。
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咱们去银行,就是办理存款取款的银行业务去了,咱们去保险公司,就是去办理买保险、领取红利或生存金、理赔去了。
有个童话叫《小红帽》,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去看外婆,路上看到花草漂亮,就开小差去玩了。遇到一只狼,还把外婆家位置告诉了狼后,自己继续玩。等想起来赶紧去外婆家,狼已经先行一步吃了外婆,扮成外婆的模样吃了小红帽,后来是猎人帮助,救出了外婆和小红帽。
这个童话放到今天,依然很有意义。
咱们很多人都是小红帽,本来要去银行存款的,结果被工作人员三说两说存款变成了保险。等到发现不合适,想退,不是退不了,就是即使能退,也要大吵大闹甚至告到保监会银监会才得以解决。
牢记自己去银行是存钱去了。哪怕已经被人家说得动心了,哪怕人家说今天存保险有什么礼物,都要坚定地说:“我来存钱的,不买保险。”即使做不到,也要说:“这么大的事,回家跟家人商量商量。”
童话里有猎人帮着救回小红帽和外婆,现实中可没有那么多猎人帮着您把不该买的保险换成本金拿回来。
回到主题,既然已经买了,仔细看看合同,交几年的,也不要退了。钱反正是安全的,把保单保存好。记得到期了去取回。当是一个教训。
学费不能白交,平时多了解一些存款、保险相关的知识,对自己没坏处。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咱们一起交流探讨。
【关于我】一个保险行业的老兵,一个用自己专业知识为大家服务的专业人士,一个一直在努力学习新知识的学生。
【广而告之】 昨天发了一篇《水滴筹?水滴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感谢大家支持!
邮政银行存款变保险,这是谁变的嘛,是你自己变的话无可异议,如果是银行工作人员变的话,这叫违法,公民存款自由,取款自由,你银行工作人员凭什么把客户的存款变成了保险。
你存款存进银行可以随时支取,只是利息下降,而保险是一种投资理财险种,赢亏自负,存进去的钱根本就不安全,说不定你支取时不说要利息,连本都会亏了。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北斗七星回答,不胜感激!]
7最近几年,新闻上时不时的总是会爆出去邮储银行存款,到期却变成了保险,收益大大的下降,让人气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公道的来说,应该前几年这类案件比较多,这一两年来,已经有所减少,这一方面是邮储自身内部的整顿及监管的加强(比如目前销售保险必须双录);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的推广,大家对于这类情况有了一定的防范。
安全不?邮储银行是我国的第六大银行,虽然其销售的保险并非自身发行的产品,但是代理的也是几大国有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所以说即使是存款变保险了,其安全性还是有的(银行、保险、证券是我国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三者的实力都不弱),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损失就是利息了,因为分红型保险的实际利率往往远低于定期存款的利率。
邮储银行是继承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而设立的银行,因此我们常常看到邮储银行与邮政的网点重叠在一起;且大部分位于乡镇(客户主要是老人及农民,金融知识较匮乏),再加上邮储银行早期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从邮政序列转移过来的(部分邮政老大哥的思维仍未改变),为了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获取奖励及高额佣金,故而常常把客户的存款变为保险等其他产品。
而银监会早期未对银行销售理财、保险、基金这些产品要求双录(录音+录像),故而给了这类员工作案的空间,因此邮储银行才会出现这么多的相关案例。
PS:2018月23日,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销售自身依法发行的理财产品及合作机构依法发行的金融产品,应实施专区“双录”管理,即设立销售专区,并在销售专区内装配电子系统,对每笔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
如何确保自己的存款不变保险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兴起,现在银行的网银及手机银行均已经很普及,这两个地方均可以看到自己名下账户下所有资产,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金融资产(包括理财产品、基金、保险、外汇、贵金属等等),所以在邮储银行办完业务后,可以自行登录电子银行查看一下,是否“存款变保险”?如果是的话,保险有10天的犹豫期,可以直接退保,拿回资金,此外还可以向银保监会进行举报投诉邮储的员工,让其收到应有的惩罚。
总结随着银保监会监管的加强以及客户投诉量的增多,最近这一两年,其实邮储银行已经有了很大的收敛了,“存款变保险”的案例正在不断减少,预计未来这类情况应该会逐步消失,故而在邮储存钱,整体上而言,安全性还是有的(毕竟是国有第六大行,按规模为第五大行,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
8我们面对这种事儿的警惕性也要再提高一点,我觉着至少有这么几点,咱们需要注意一下啊。
第一个,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如果遇到业务人员突然含糊其辞了,或者这个说,哎,我这还有点高息的,利息再高一些的,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咱们要小心了。
因为银行的它这种定期存款或者银行理财基本利率是一定的,那么他说,哎高息的“高”在哪儿呢,可能就有坑了。这是一个啊。
那么第二个呢就是你比如说我去银行买保险产品啊,是要签投保书的,但是我发现很多朋友去银行签东西啊,签字啊,从来不看,ba,一堆东西扔出来,给你说啊这儿签这儿签这儿签,啪啪啪就签上了。即使我们里面的内容不仔细看,也好歹也看看那张纸上面那个大标题是什么,这份文件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别稀里糊涂都签掉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是容易埋进隐患的。
那么第三方面呢就是,有的时候我们去银行存款或者说买成了这个保险产品吧,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是要给我们打电话回访的,别咱们存了钱,保险公司一打电话,说喂,我们是某某某保险公司,啊,不用,ba!挂了!最后一个挽回的机会或者说是纠正这个小错误的机会也错过去了。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分享给您的朋友。
也欢迎大家关注今日头条头条号【小司淘保】!更多社保政策、防骗指南和手机应用尽在“小司淘保”
9买成保险了,银行不会担责的,找他们也没有用,就算告到法庭也是输。只有找 保险公司 ,胆子大一点呢,就要到 保险公司 闹,中国这种地方闹,无非两种结局,一种闹成功了, 保险公司 一毛钱不少把本金全部退给你;一种闹不成,指不定还要挨顿揍。你看着办。有一部分 保险公司 的网点会为了息事宁人,把钱退了,但这种情况就看闹的水准了。
保险一本风险不会很大。但是现金得流动性受到了限制,会影响生活的某些方面,而且现在存在,有些客户在不知情得情况下被保险。这个来说还是又不好的一面,所以存钱去四大银行吧,邮政储蓄有时候会有优点,但是大平台会优把。谢谢邀请
10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安全应该是安全的,邮储银行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全国性银行,其销售的保险产品都会是正规保险公司的产品,不会出现跑路等情况。但是邮政储蓄银行的这种行为,属于违规行为,这么做的社会危害性并不比卷款跑路小。
储户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将资金储蓄于银行,但银行却使用套路诱导客户购买保险产品,这伤害了客户的信任,也违反了金融行业道德和管理法规。
保险和存款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银行存款,即使是定期存款,在急用时也可以提前支取,最多损失一定的利息;但保险产品则不同,如果当作储蓄来购买,遇到急用钱时,只能选择退保,而退保的手续费是非常高的,将会白白造成损失。
另外保险产品的收益分为高中低档,购买时会着重介绍高收益情况,但是当到期时可能会遇到低收益,最终拿到的分红还不如银行定期存款利息多。
笔者的家人就曾在邮储银行遇到过类似情况,存钱时被人劝说,购买了一款5年期保险。好不容易等到到期,结果算下来年化利率不到2%,白白耽误了好多年。
另外,如果这种保险是银行代销还好,要是柜员私自串通外部单位来销售这些产品,很有可能遇到风险事件。
所以我建议您先向保险公司核实保险的真实性,了解清楚情况后向当地银监部门投诉举报银行的违规行为。如果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可以考虑采用司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