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死刑是怎么处理的?
电脑版 2020-11-29 17:01
注射死刑是怎么处理的?:法律解析:在我国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一般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而目前,被大家所熟知的是采取枪决的方式执行死刑:-注射
在我国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一般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而目前,被大家所熟知的是采取枪决的方式执行死刑和药物注射的方式执行死刑,关于其他方式还无法获知。但是,法律确实是规定,一般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关于这个“等”是什么方式,我确实不知道。
而问题中提到的注射死刑,是指注射足以致命剂量的药剂(毒药)使被注射对象瞬间死亡的过程。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执行程序在我国,凡是涉及死刑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根据相关规定显示,被执行死刑的的罪犯,在被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可以申请会见其近亲属。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复核及执行程序中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第六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可以申请会见其近亲属。
罪犯申请会见并提供具体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近亲属。对经查找确实无法与罪犯近亲属取得联系的,或者其近亲属拒绝会见的,应当告知罪犯。罪犯提出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留下遗言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通知会见的相关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另外,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还要办理法律规定的如下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二十八条规定,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一)对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附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抄送有关机关; (二)通知罪犯家属在限期内领取罪犯骨灰;没有火化条件或者因民族、宗教等原因不宜火化的,通知领取尸体;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并要求有关单位出具处理情况的说明;对罪犯骨灰或者尸体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三)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根据有关规定办理。
总结:注射死刑,只是执行死刑的一种方式。但是无论那种执行方式,都应该按照法律程序办理,必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例如会见近亲属,或者将罪犯的遗言,财产,债务,家事遗嘱等交给其近亲属,通知罪犯家属领取骨灰,并尊重罪犯的民族风俗习惯等。
2注射死刑是死刑的执行方式之一,在我们国家现阶段死刑执行的方式主要还是枪决,注射死刑仅仅是作为一种补充的方式存在。当然这是注射死刑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审法院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执行命令后,必须在七日内交付执行。和死刑执行命令一并送达的,还有最高院统一配发的死刑注射剂。之所以叫死刑注射剂是因为不知道里边到底是什么物质。
需要执行注射死刑的,执行法官会安排法警押上专门的死刑执行车。把被执行人押上车后,让他躺在车里,然后固定住他的四肢。把特定的仪器连接到被执行人的身体上,然后仪器上就会显示被执行人的脑电波。
之后现场只会人员会下达准备注射的命令,收到命令后执行人员会把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被执行人的身上。这里并不是一个针头,而是两个,一个是镇静剂一个是真正的致死剂。在接到执行的命令后,执行人员就会摁下注射泵的按钮,然后就会把致死剂和镇静剂注入到被执行人体内。
药物注射完毕以后,两分钟内被执行人首先陷入昏迷状态,然后慢慢的心脏停止跳动,脑电波变成一条直线,代表着被执行人已经死亡,死刑执行完毕。死刑执行后会拍照片,制作死刑执行笔录,然后入卷。以上就是注射死刑的执行全过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我是榨汁小二郎,有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我会尽力解答。
分享
2021-12-31 10:10:13
2021-12-30 14:05:11
2021-12-29 14:42:56
2021-02-19 09:25:20
2021-02-08 1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