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88年汉城奥运会,为什么当时中国女排的比赛叫做兵败汉城?

电脑版   2020-11-29 16:48  

88年汉城奥运会,为什么当时中国女排的比赛叫做兵败汉城?: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绩并不好,仅收获了五枚金牌?氨芎撼恰笔堑笔泵教逍稳葜泄逵

1

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绩并不好,仅收获了五枚金牌!“兵败汉城”是当时媒体形容中国体育代表团用的一个词语!

中国女排在汉城奥运会上成绩并不好。贵为卫冕冠军,兼之五连冠加身,出征前的中国女排倍受期待!然而当时经历了新旧交替的女排实力已在下降,奥运会小组赛阶段就已露出隐忧。面对当时还远非一流球队的巴西女排,中国队首局竟以2:15的悬殊比分告负,这也大大出乎了国人的意料。

果然,中国女排的噩梦仍没有结束。半决赛面对前苏联女排,中国队不仅直落三局告负,首局竟然被对手剃了光头。当时的领队张蓉芳面对球队的惨淡成绩说了四个字:欲哭无泪!

虽然那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最终收获了一枚铜牌,然半决赛的耻辱仍让人难以面对。那场球给许多老球迷的记忆可谓是刻骨铭心的。

2

为什么叫兵败汉城?是因为中国女排之前五连冠,没输过。

当时的中国女排统治了整个八十年代的大部分,但再巅峰的状态也终归会回到低谷,在功勋教练袁伟民、邓若曾以及郎平、张容芳等中流砥柱退役后,队伍己呈现出青黄不接的态势,之后启用老帅李耀先,董传强、程蜀奇辅佐,力图快速度过困难时期,延续女排的辉煌。但在运动规律面前,无论谁也抗不住。当时的古巴、苏联己呈虎狼之态,江河日下的中国女排出征前就己有凶多吉少之感。

小组赛还能凭借老女排的余威一路过关斩将,但半决赛对苏联一战彻底让人感叹一代霸主己离我们渐行渐远,虽然杨锡兰、候玉珠、姜英等五连冠成员拼尽老命去搏,但李月明、李国君、巫丹等新人明显没有接枪,首局竟惨遭吞蛋,无论从技战术还气势上都己无力回天,失败己无法挽回。

兵败汉城的影响之深远,当时谁能想到,那支无坚不摧的中国女排竟然十五年再也无法站上最高领奖台!

3

88年汉城奥运会,实力最强的古巴女排没有参赛,原以为中国女排能够顺利夺冠,中国队主力阵容除新秀李月明外,侯玉珠.姜英.杨晓君.杨锡兰.郑美珠都是之前夺冠主力,但教练李耀先镇不住冠军队员,整支球队表现也象整个代表团一样低迷,小组赛就负于秘鲁,半决赛对苏联首局0比15告负,被苏联队报了一箭之仇(81年世界杯中国队胜苏联一局15比0),最终中国队0比3负于苏联,在季军争夺战中3比0胜日本,夺得铜牌。

4

当时教练叫胡进,张蓉芳老公

5

由于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中国抵制了80年莫斯科奥运会。作为报复,以苏联为首东欧国家 抵制了84年洛杉矶奥运会,而中国作为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新军,参加了此次奥运会,并一举夺得15枚金牌,中国女排更是获得了中国首个份量极重集体项目金牌。此时中国女排正值巅峰时期,此后又连续拿下了世界杯、世锦赛冠军,辉煌的五连冠就此诞生。

88年汉城奥运会是经过了东西方分别抵制后,奥运大家庭的首次大团聚,世界体育强国如数到齐,竞技水平非常之高,金牌争夺异常激烈。由于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好于预期,全国上下都对汉城奥运会充满了期待,特别是中国体育强项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代表团也是信心满满。没想到最后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中国体育遭遇滑铁卢,仅仅获得了5枚金牌,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以0:3输给了苏联队,首局竟是0:15(当时每局15分制),最终获得铜牌。

此后国人以兵败汉城形容此次奥运会,当然中国女排也是兵败汉城的其中之一。

6

88年汉城奥运会奖牌那么少你们始终不敢把重点说出来。84年洛杉矶奥运会苏联抵制没去参加,竞争少太多,才能拿了那么多奖牌。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参加了,并且铆足了劲要在奥运会争脸。相比之下,咱国家体育水平立马显形。。

7

对你这个提问我要提出质疑,88年奥运会说是兵败汉城这里指的是中国代表团而不是中国女排,当时中国女排半决赛输给了前苏联,争夺第三名3:0赢了日本,拿了铜牌,哪一届整个中国代表团因为拿了5金11银12铜,比84年的15金少了10金就是这才说是兵败汉城

8

《兵败汉城》是作者文章的标题。那届奥运会成绩很差,只拿了五枚金牌,女排和前苏联队比赛输的很惨,代表团和洛杉矶奥运会的成绩差很多。

9

当时不是说中国女排兵败汉城,是整个中国体育代表团兵败汉城,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从上届的15枚金牌减为5枚!

10

中国女排未能在汉城奥运会卫冕冠军,是问题中“兵败汉城”之直接原因。

  • 图为:1984年女排荣获奥运会冠军

1988年汉城奥运会冠军为前苏联,中国女排屈居第三。中国女排在此前的世界大赛上(尤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荣获过“五连冠”的惊人佳绩。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国人骄傲,极大提升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国人报以热切希望的中国女排,却未能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卫冕冠军。这其中原因种种。体育竞技本无所谓真正的无敌手,胜利与失败往往都在伯仲之间。我们可以客观平和心态来回溯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接近事实看待女排的“兵败汉城”。

1、1980年代是“美苏争霸”时期,先前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存在竞争强者缺席之情况

不可否认女排在1980年代的辉煌战绩与努力拼搏的精神。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前苏联未参加。缺少东欧的体育高水平对手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能获得冠军,就显得轻松不少。

  • 图为80年代的中国女排

2、1988奥运会美苏,东德等体育强国悉数登场,中国女排竞技压力巨大。

据1988年汉城奥运会参赛运动员情况来看,美国612人次、苏联524人次,而中国仅有299人次,位列参赛国第11名。

该届奥运会的规模空前,基本囊括世界上一流的竞技选手。因此相比“五连冠” 比赛,中国女排最终在半决赛中不低实际强劲的苏联女排,活动铜牌。

  • 图为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中国女排

不管如何,中国女排都是果然的骄傲,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今年来女排的中兴,更见证了中国女排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