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中国的家长真的是家长吗?

电脑版   2020-10-15 11:01  

中国的家长真的是家长吗?:中国的家长的确不容易,全能全方位独当一面。学校老师布置的很多任务都需要家长来完成,编辑成长手册,手抄报,不合格还要重新做:-家

1

中国的家长的确不容易,全能全方位独当一面。

学校老师布置的很多任务都需要家长来完成,编辑成长手册,手抄报,不合格还要重新做,微信班级群点名,家长有点苦不堪言。

每天家长都要认真检查作业,如果作业错误多,微信班级群点名。作文不合格重新写,家长还要有文字功夫,要不然就要一次次重写。

家长工作一周好容易盼到休息了,还要领孩子去上特长课。孩子听不明白的,家长陪读,回来再讲一遍,再学一遍,就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作为中国的家长,不但是有知识有文化,还要身先士卒去参加劳动,北方冬季下雪组织家长扫雪,轮流值日。如果学生学习好还行,孩子学习不好真是苦了家长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2

这个问题好!有些中国家长没有经过“培训”,的确有些问题。做人是一个大问题,有些家长自己都不像人,如何教育孩子呢?鲁迅先生好像有一篇小文,名字似乎是《我们如何做父亲》。当下,我们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一味地强调学生考学,进入好的大学,找一个好工作,这么教育,从小就把孩子的思维给教坏了。如果这么说是正确的话,那么,富家子弟就不用读书了。也就是说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功利化的,这样灌输,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在“双十一张友文”看来,我们来人世间走一趟,我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打拼与奋斗过程中,承受磨难后,获取人生的价值与喜悦。人一生,在遇到许多不如意,在攻克难题,譬如要把一道数学题解开,要苦思,要勤学,然后才能获取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费脑伤神,但是最终找到路径和方法后,那种喜悦就是成就感,就是人生的意义……

3

没错中国真的是我家,国是我的国,有了中国就有自己的家。????????????????????????????

4

家长就是家长,但是,如果把“家”泛化就很难解答了。

就如有人把中国说成一个“家”,那么习大大就是家长;还有领导、老板喜欢把自己的单位、公司说成是“家”……,如此这般,像这样称呼的“家长”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长了。

就是真正的家庭之长,也与过去的“家长”含义大了很多,就从今天的家长除了在家担当家庭重担外,还必须要承担许多的社会责任这个方面来看,就不难理解家长的含义了。

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把家长放在“国就是千万家,家就是最小的国”这样的环境里去解释领悟真正的家长含义就适合了。

5

这种说法有点以偏概全了,能提出问题说明您有疑惑;

中国这个民族比较含蓄,女性很少会表达感情,对孩子的爱也只是些许人会表达感情;

家长一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比较大,家长偶尔会把情绪爆发给孩子,弱肉强食;

中国家长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学习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过多精力放在孩子学业成绩上,而不是孩子健康成长;

其实,家长应该明白,过多的人关心孩子的学习,好好学习的话孩子听了无数次,孩子需要的妈妈和爸爸。





6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感觉是想起2019年12月23日,云南省高院公开宣判的孙小果案和在此之前的2010年10月“我爸是李刚”的李刚案,对不起,请原谅我的这个“想法”!

惯子如杀子,杀子也害己。这应该是中国家长很负面的两个典例。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是喂大的,喂大孩子的是保姆,所以,我认同中国很多家长是保姆。

一.家长对孩子的无限满足,导致孩子对家长的无限索取

1.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使中国孩子获得了足够事物,饱了口福,对于物质的其它需求,家长一并满足。

2.满足的结果是无法满足,因为贪欲膨胀,因为满足也是一种习惯,而一旦这种满足供给中断,带来的则是孩子的不满,中国家长为孩子做的太多,结果,孩子反倒什么不会做。

二.家长怎么被孩子“征服”的,不得而知。

1.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失去了什么?孩子的敬畏!这是麻烦不断的开始,这种缺失一开始是自己缺“骨气”造成的,缺“骨气”的表现是因为太“媚气”,“媚气”源于无知。

2.在高中这6年,我见过太多怕孩子的家长,每个班都有,每次家长来学校,都是事先给班主任打好电话,趁孩子上课时间,偷偷溜进办公室,事后,还要跟老师嘱托,千万别说我来过。

3.学校严禁携带手机,一而再再而三,孩子也是多次被叫家长,打电话问家长,家长每次都说下次我注意。

三.教育焦虑的话题成了全民焦点,家长错误教育观

当教育焦虑成了全民焦虑时,谁还无法劝谁别焦虑。

1.哈佛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说:

假如你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我始终在想,无知的代价能换来天才吗?后来发现,我的想法跟问题一样无知。

2.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都可以做”的,未必都能做的好。都在做的,未必做的对。现在中国的中学差不多都叫“家长学校”,但实际上对家长教育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3.李玫瑾教授说:

孩子6岁前,父母的话是黄金,12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你要是真的爱孩子,就应该从小管教他。而不是因为看可爱,只想宠溺,舍不得管教,或者因为自己工作忙,顾不上。

我们都说自己爱孩子,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关注过爱的方式和方法,甚至会借着爱的名义,逾越和抹杀为人父母的界限。

过份纵容和溺爱,不但不能让他们学会感恩,反而只能导致他们过度索取。

4.才女武亦姝家长: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迹可循,它的根,在父母。
四.为了孩子我们都需要反思与改变

1.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一致重视孩子学习,却忽视了让孩子做家务,家务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因为孩子是家庭一员,没有劳动参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

事实上,和生活脱节的学习,不但阻碍了孩子潜质与智力的开发和发展,而且耽误了孩子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3.很大程度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自私的,我们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的范围,一厢情愿剥夺了本该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

4.我们热衷于给孩子讲道理,却忽视了自己的改变与成长,以及榜样力量给他们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家长总是很忙,似乎都忙着为孩子创造一切,殊不知多少财富都换不来失败的教育造成的损失,无私与自私的界限只是缺少必要的认知。

7

首选,这个问题问的就有问题。中国的家长真的是家长吗?如果有孩子,肯定是家长。至于会不会教育孩子、做一个好家长,另说。其次,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中国的考试是应试教育,传统文化的熏陶,导致了有了中国式的家长,我觉得中国的中小学,大学也不必国外差,但中国的家长教育方式需要改进。最后,希望中国的家长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教育引领自己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教育(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8

中国家长是当今最为焦虑的家长、是空前负责的家长、是被教育误区裹挟的家长,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家長,是超级管控的家长,是在教育竞争漩涡中迷失的家长......

有些家长一直在打着给孩子寻求最好教育的旗号,自己却不懂什么是好的教育。爱变成了监督和检查,变成了分数和逼迫,有的家长甚至放弃工作,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但却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引导和唤醒孩子成长的内动力。

很多时候因为家长在教育上的越位和愚蠢,影响自己孩子的成长,使他们最终没有成为独立、自主、有责任、有担当,能够自我发展的人。家长总是把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焦虑强加给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和奈德·约翰逊提出,我们正在养育最焦虑的一代孩子,与孩子和青少年压力相关的精神障碍不断上升。

现在的孩子对人生的掌控感越来越低,是因为他们遇到了空前负责的家长。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精准规划着他们入学、升学、大学毕业、交朋友、工作结婚等每一个环节,孩子要做的就是乖乖执行计划,或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他们觉得失去了自己的人生,所以他们只知道学习,不知道学习为什么?只知道活着,却不知活着为什么?他们甚至疲惫、甚至厌世。

家长要学会教育,再去教育。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明确人生的目的。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感受人生的机会。在孩子的人生中你是配角,是关注者、是帮助者、是引导者,而不是越俎代庖者。你有自己的人生,不要掌控孩子的,掌控不会有好效果,带来的是青春期的叛逆,管的越多的家长,孩子叛逆的越厉害。

家长们真的不容易,可孩子们又何其无辜,请把人生还给孩子吧!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要事无巨细管控孩子,而是要尊重他们的生命,为他们每一点成长感动和喝彩,为他们的奇思妙想而惊喜。当有一天孩子想到你们时,他的内心会感到温暖,会充满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会感恩世界给他独一无二的自由、生命和经历。

总之,生命里有很多事可以重来,唯有生命本身不可以。看看校园里那些青春正盛的学生,或许他们的生命里可以少一些成长的痛苦和遗憾。人生一次,让他们活出自我和精彩吧!

(本文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9

中国家长是家长!是老师!是工人!是佣人!是孩子的爸和妈!大家一起加油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我们的一切!加油!@智慧碧玉vlog


10

1,你问的这个问题有点奇怪,但是大家都还是很认真的回答。按照法律规定,作为儿女的法定监护人,在子女未达到成年之前,为他提供基本的生活和安全保障是责任,只要尽到这个责任,就是真的父母。

2,除了第1条内容以外,其余的不在父母的责任之内,也属于家长应尽的义务,比如为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吃穿住行各个方面保障孩子的衣食无忧,同时保障孩子在成年之前安全不会受到其他威胁和伤害,。

3,在学习和知识方面,家长应该尽量保持学习精神,随着孩子成长的需要,在学习辅导和配合学校方面,也应该尽可能的保证孩子的需求,时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尽量做一个知识丰富的家长,在孩子的礼节礼貌方面也要用心培养,给社会和学校送去一个有家教的好孩子。

4,量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均衡的饮食保障,各位家长首先要保证孩子的饮食基本健康,这同时也是为了家庭生活的和平与快乐,不让孩子过多的食用不健康食品,能在家给孩子做营养均衡的食品,好的饮食习惯需要父母耐心的培养,作息时间要给孩子制定比较严格的时间表,父母自己也要把业余生活安排的健康合理,家庭成员尽量减少不健康的习惯,不抽烟喝酒打麻将。

5,在培养孩子性格方面应该做到理性宽容,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自由,配合学校的学习生活,要教育孩子与人和平相处,在与邻居交往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保持理性,不打骂孩子,在孩子考试不好,或者在学校犯错误时,尽可能与教师协商解决,尊重教师的工作,同时也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全方位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合格公民。做到第1条就是合格的,后几条就是优秀的家长。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