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阿汤哥和他心中的小男孩

COCO

电脑版   2018-09-09 16:05  

碟中谍再度上映,阿汤哥飞檐走壁上天下海,无所不能。偶然中发现一个阿汤哥拍摄花絮的视频(http://m.v.qq.com/play/play.html?vid=v0773tzd18o&ptag=4_5.8.6.20828_copy),视频记录了阿汤哥如何在起飞的直升机下方,攀爬直升机的起落架,以及108次高空跳伞只为完成一个镜头。大家都说阿汤哥有多敬业有多勇敢,为了电影事业,以56岁高龄亲自上阵,挑战高难度动作戏。当我看着花絮中奋力爬上起落架的阿汤哥,有一种看着邻家大男孩在隔壁偷偷翻围墙的感觉,好奇、顽皮,而不是电影故事中塑造的那个英雄神话人物。这种割裂感突然让我萌生好奇,阿汤哥是个怎样的人。

百度搜索到一些阿汤哥的生平,据说小时候父母的争吵、父亲的暴力、同学的霸凌,让阿汤哥的日子很不好过。12年换了15所学校。他说自己的父亲“是欺软怕硬的懦夫”,“经常骗我们,后来我再也不相信他了”。7岁被诊断为阅读困难症,让他自卑而恐惧,无法正常学习。阿汤哥甚至曾经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白痴。父母在他12岁时离异,母亲带着他和姐姐一起生活。

我不知道阿汤哥和他母亲的关系怎样,至少在如此缺乏父爱、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内心多少都有敏感脆弱自卑的部分。阿汤哥抱怨自己的父亲懦弱无能,很长时期他都缺少一个可供理想化的认同对象。对父母的理想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以带来很大的好处,孩子会觉得:我爸爸很厉害,所以我也很厉害。这会给孩子带来很高的自尊感。但是阿汤哥没有机会在这里获得这样的自尊感。他的阅读困难症更是雪上加霜,被同学看不起,也被自己看不起,他甚至差点认同自己就应该是那样一个一事无成、被人看不起的白痴。一路走来,真的很难在这样的困境中形成高自尊感。什么是自尊感?就是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所以极有可能阿汤哥彼时一直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阿汤哥后来在好莱坞的发展可说是相当顺风顺水,从《壮志凌云》到《碟中谍》系列,创造了一些列硬汉英雄的角色,除了收获票房,也在影迷心中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阿汤哥曾说他的成功一部分来自于他对观众需求的敏锐把握,他了解观众对英雄角色的需要,所以他成功。其实纵观阿汤哥的前半生,我们就会明白,这不是观众的需求,而是阿汤哥自己的需求,只是在那个时代,他的需求恰好和时代观众的需求合拍,所以他成功了。阿汤哥的需求是什么?他需要一个理想化的完美人物为自己撑腰。年少时的父亲没有给到他这样一个角色。那么现在有机会有能力的时候,他就为自己塑造这样一个角色,强大、有力、正义,甚至在角色中与这样的人物融为一体,通过角色感受自己的力量,满足自己的全能幻想,甚至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年父母缺失的给予,他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一一得以满足。

但是这样的创造真的能修复和弥补阿汤哥曾一度缺失的自我认同感?真的能让他在生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阿汤哥被第一任妻子带入一个叫科学教的宗教组织,在很多地方,这个组织被认为是邪教组织,倒是在美国发展的还不错。阿汤哥在这个组织里是被当作头牌、脸面来宠爱的小王子。据说,科学教教主帮助阿汤哥治愈了他的阅读困难症,使得阿汤哥成为教会虔诚的信徒。

无论教会是否有给阿汤哥带来多少现实层面的利益,至少在情感层面,教会给他提供了一个归属感。对于一个从来漂泊无定的灵魂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能够源源不断提供支持的组织,更能带来安全感。

妮可·基德曼是阿汤哥的第二任妻子,她说:当年她接到汤姆的分手电话,称科学教的领导要求他和妮可离婚。并称自己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将要离婚的消息。无论是因为阿汤哥劈腿导致离婚,还是真的有科学教强迫阿汤哥离婚,至少他把科学教搬出来作为一个离婚的借口和理由,说明科学教在他心目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地位。这就好像我们相亲的时候碰到一个不喜欢的对象,自己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对方,就给对方发个短信说:我妈觉得我们不合适,以后就不要见面了吧!这样,妈妈成功背下这个分手的锅。而科学教就在他心里扮演了这样一个类似妈妈的角色。不是我要和你分手的,我不是坏boy,是我妈硬要我和你分手的。一个缺乏担当,时刻准备当甩手掌柜的男孩形象跃然而出。科学教就好像一个可以吮吸的奶嘴,一个妈妈的乳房,一旦陷入困境和僵局,拿来吮吸两口,逃避一下焦虑和责任,乳房背后的妈妈替自己挡一下剑,自己吸着奶嘴,重获平静。

很多人都认为阿汤哥是被宗教控制的受害者,他三段婚姻的离合都被宗教组织干涉。但试问,如果没有他的允许,宗教组织又如何能够操纵于他?好莱坞不乏一些不惜代价最终和组织断绝关系的先例。女儿和前妻的离去也曾一度让阿汤哥萌生脱离教会组织的想法,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不了了之。这就像一个青春期反抗失败的孩子,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和束缚,独立成长,却又贪恋于父母极具诱惑的温情,摇摆着、撕扯着、纠缠着,深陷于充满张力的关系无法自拔。

回想那个银幕上的阿汤哥,《壮志凌云》他拿到F-14战斗机的驾驶执照;《碟中谍2》他在1500高空攀岩;《碟中谍5》他拿到AIDA自由潜水证书,还扒门直升机,《碟中谍6》他高空跳伞108次。所有的mission impossible 都是他一次次在向自己证明:我可以的,我是最强大的。他需要一个外在的力量向自己确认,自己无法被超越的力量和坚实的存在感。普通的跳伞就是享受失重和速度的快感,而阿汤哥的跳伞,还附带对动作、表情、体位的掌控。私以为,阿汤哥不是因为敬业,才会选择以身犯险的拍摄,阿汤哥因为享受这样的冒险,所以才选择这份事业。他享受命悬一线的快感,这种肾上腺素的飙升让他找到活着的感觉,在生与死的边缘游走,才能给到自己最大的刺激——原来我还活着,甚至享受到一种面对死亡战无不胜的掌控感。仿佛一个贪玩的小男孩,用摄影机向全世界宣布:I am the best man!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