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天盛长歌》,皇帝的新衣

COCO

电脑版   2018-08-29 00:54  

今天,我们不怕死地来更《天盛长歌》了!

最近,由于《香蜜》编剧团队的作妖,这部剧顺位继承了暑期档最高分▼▼▼

但豆瓣分数不能当饭吃啊,昨天《天盛长歌》的收视率依然惨淡▼▼▼

今天我看实时网播数据,比《流星花园》还糊▼▼▼

下午陈坤终于忍不住,在微博开麦了:

添剩唱歌呀

天剩唱哥!

还在评论区直说:小糊剧▼▼▼

想都不用想,“本来你好好的,认认真真的,品品质质的,低低调调的,和喜欢你的人在一起就很幸福了”这句话引起了一少剧迷的扼腕叹息,觉得国产观众看不懂好剧。

这波操作让我想起了当初剧方因为收视率差就发了份【不参与数据造假】的声明,内涵了一大片▼▼▼

啧。

所以这部剧真的不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

之前,我们只写了陈坤的演技,而且是特意避开了剧情部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一直在等

如果说普通电视剧需要看个十集再来下初判,那么《天盛长歌》就需要一倍的时间。

【看不懂】是目前《天盛长歌》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

这三个字在剧评届简直是神丹妙药,它太中性了,因为没人敢断定:

会不会剧没问题,是我智商还不够?

比如这个BUG会不会其实不是BUG,只是这剧多线发展,后面会解释的!

再比如,你以为这个案子结束得莫名其妙?错,其实是有个暗示没看到!

#当下观众到底为什么看剧心里没点数吗#

一来二去,【看不懂】就成了《天盛长歌》剧情烧脑的佐证,配合它所有不跌份的硬件措施,大家对电影咖陈坤倪妮的潜意识认可,豆瓣7.5便是稳了。

我们严谨再严谨,(逼着自己)追了一天又一天,终于,在16集的时候——

觉得自己被耍了

照理,我也应该全面给大家捋一下播出的这十几集剧情。

然而,就像许多朋友反映看不懂一样,我也捋!不!直!

《天盛长歌》的剧情是多线结构发展没错,但难以,看出一个主心骨。

仅仅拿第一集举例:

天下大赦,楚王宁弈(陈坤饰演)被赦免出狱▼▼▼

其他皇子们惶恐不安,恐怕楚王出狱对他们有所不利▼▼▼

群臣议论纷纷,讨论楚王去处,没人愿意让他去好地方就职▼▼▼

身为父亲,皇帝(倪大红饰演)也担心楚王安危,打算让楚王与朝中重臣秋家联姻,让他有个靠山▼▼▼

但楚王自己是明白人,他不仅在众人面前装疯卖傻、韬光养晦▼▼▼

手下也养了卧底,正是前面在朝上骂他“不忠不孝”的青溟书院院首辛子砚(赵立新饰演)▼▼▼

如此梳理,逻辑还是明晰的,第一集虽然有皇帝、皇子、大臣、楚王本人四条线之多,但都在讲各方对楚王宁弈出狱的反应。

问题在于,光是讲好那么多条线已经很满了,可《天盛长歌》还不停往每条线上加戏。

它太贪了。

楚王宁弈之所以入狱,和十八年前的前朝遗孤案有关▼▼▼

太子受封,也和前朝遗孤案那晚上发生的事有关▼▼▼

皇帝担心楚王安危,是和外戚常海势力独大有关▼▼▼

皇子们惶恐,有人说楚王命运和三皇子之死有关▼▼▼

辛子砚甘愿为楚王作卧底,和三皇子的嘱托有关▼▼▼

一个个“有关”信息在为新的事件起势,但事件彼此间的联系,则需要观众自己参悟。

整个第一集中,每换一批人马叨逼叨,我都会疑问四联:

他是谁?他在哪?他要做什么?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当【楚王出狱后各方反应】还在布局,第一集的最后又开启了一个新剧情:

皇家护卫金羽卫惨遭刺杀,是由一个名叫血浮屠的前朝组织所为,目的是为了报复叛徒▼▼▼

而金羽卫的现任领导顾衍,曾经背叛血浮屠▼▼▼

所以呢?刺杀金羽卫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报复叛徒顾衍么?

它没有回答你,第一集戛然而止。

那我不得等一个说法吗,等到18集,这个谜团还没有解开

这就是我看《天盛长歌》的最大问题,所有的事件不仅没有归于一处,反而越散越开。可每当事件起了势,似乎要展开往下讲时,剧情马上又宕开一笔,

事件烂尾了

所以观众对于这部剧的节奏看法是很极端的,看起来有很多事发生,节奏很快,权谋斗得很刺激,但之后每件事都没有进程,一堆人在那儿叨逼叨故作高深,节奏又放慢了。

十多集播下来,一桩桩没说清楚的事件堆积的疑团越来越多,于是我又在帮它找理由#有这个时间心思我为什么不好好去嗑英剧#——

会不会是要布一个大局?每一件事都是在为后面的高潮烘托,最终会还我一个解释?

乃一夫。

然后我等到了一个重大烂尾事件。

第9集,太子送给楚王一枚毒戒指,不知情的楚王把戒指转送给皇帝的心腹,赵渊▼▼▼

赵渊每天都要为皇帝熬药,于是毒阴差阳错就下到了皇帝身上,皇帝重病不起▼▼▼

为什么戴着戒指的赵渊自己没事?他自己从来不喝烹茶也不喝热汤?

不要问,没结果!

巧了,楚王与皇帝因为梅婷的血有一个“同命蛊”的设定,父子同病。所以毒下到了皇帝身上,楚王也会有相同的症状,太子便以为成功给楚王下了毒▼▼▼

不得不说,“同命蛊”的设定在此非常巧妙。

到了14集,太子眼尖发现戒指在赵渊手上,知道毒错下给了父皇。

脑子一动,以为是楚王知道有毒了故意转赠给皇帝,于是太子打算先跟父皇告状,将下毒的锅推给楚王▼▼▼

与此同时,一不小心,赵渊本人也发现了戒指有毒#彼时他还有点怀疑到底是太子还是六爷,毕竟他是从六爷手里要来的戒指#▼▼▼

但马上,在太子马上要告状时,赵渊心里有数,眼里有光,突然出现,打断了太子还没说出口的话▼▼▼

于是太子就忍住了没告状。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整个9到14集都在为毒戒指造势,难得地紧迫又好看,我就想看毒戒指败露后大家怎么作妖,结果就这么熄火翻篇了?

发现戒指有毒的赵渊不去追查真相了?

快要疯癫的皇帝,毒一停病就好了?

疑心楚王布局的太子不去试探了?

楚王这么天资聪颖的设定莫名被秀了一波操作没半点疑心?

大费周章布的局起的势,结果就这么憋着坠落了?

《天盛长歌》的9~13集是被剧迷认证成【美剧第一季最终集】的高能存在,因为除了毒戒指,还有条线也有收尾的样子——横竖太子都得把盒饭给领了。

没想到,两条线一起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从楚王等人口中,我们得知当年三皇子是死于太子一手炮制的巫蛊案,现在,他和辛子砚想案件重现一回。

于是,在辛子砚的怂恿之下,太子觉得OK,对象就是那个蠢蠢的五弟,赵王▼▼▼

巫蛊案操作起来很简单,辛子砚找来一个神神叨叨的巫师,让赵王相信他才是真龙,只是要除掉太子▼▼▼

于是赵王就傻傻听信,找人把小人埋在了太子的东宫▼▼▼

太子顺着他演,说自己得了怪病▼▼▼

请来大师当着皇上的面做法,大师说哟,不对,你这院子里有邪物。

皇帝还不信▼▼▼

结果一挖一个准▼▼▼

接着楚王下场,给赵王洗脑——你又没觉得这操作有点眼熟?

当年三皇子也这么死的,明显是太子在搞事嘛▼▼▼

赵王肯定不想重蹈三皇子覆辙,于是楚王怂恿:

你把当年太子对三皇子做的事全抖出来,不就充分说明自己是冤枉的了吗?▼▼▼

高招啊!

更高的是,猜到赵王不敢对皇帝说,只敢对巫师说,于是辛子砚就去请皇帝扮巫师▼▼▼

绝了吧!

皇帝当时是答应了,一副入了局的样子▼▼▼

隔天,赵王是真全部对巫师老实招了▼▼▼

眼看三皇子翻案在即,赵立新和陈坤都激动得要死。

可巫师揭面,竟然是太子▼▼▼

强力证人赵王,下线▼▼▼

原来是皇帝临时让太子替他去了▼▼▼

是不是想辱骂皇帝?

乃一夫,这里还有三重反转。

太子杀完赵王回来,完美甩锅,美滋滋地汇报。走了之后皇帝发出感叹▼▼▼

套中套啊!

皇帝老儿清醒得不行好吗!

他下的套,在于让太子替他扮巫师的时候,太子竟然没有半点疑问,一副已知有巫师这件事的样子▼▼▼

我就是看到这里,觉得扬眉吐气的,以为《天盛长歌》终于开始收线了,我果然没看错这部剧!

然而,和毒戒指一样。

气氛烘得老高,啪,线再一次断了。

太子的盒饭热了这么久,都快馊了都不领走。

那剧情往哪跑了呢?

《天盛长歌》仿佛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原著是本大女主玛丽苏,于是,冷落了十多集的女主,突然开始求学之路了。

而且智商爆棚,明明之前最多也就是个鬼主意多的“妙人儿”,上了几堂课,莫名其妙就开始金手指——通过考试成为天下第一的无双国士▼▼▼

然后在她考试的时候顺便放出血浮屠,让皇帝知道太子偷偷豢养血浮屠一事,虎头烂尾解决掉太子的第一份便当。

这也就算了,更奇怪的是,女主在成为无双国士之后转眼圣母心爆棚。

街上救下一个【敌方安排的】来路不明的人,还无脑地让他当上皇宫侍卫,因而害死了楚王身边人▼▼▼

这智商过山车太刺激了吧。

就是这里让我深切感到了【被耍了】,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天盛长歌》的剧情:

糊烂

糊,是剧情糊里糊涂,事件多却主线不明。像一锅加了太多东西的粥,反而嚼不出味道。

烂,是事件全烂尾了,一件事刚起了势,还没等交代清楚,就跳到下一件事。

糊烂不清的剧情,又怎能让观众看懂呢?

《天盛长歌》剧情的糊烂其实早有端倪。

去年11月时,就有网友爆料它的剧本层层外包,小编剧写剧本时不看原著,也不看其他集剧本,只看故事大纲,闭门造车写他那几集。

小编剧换了一批批,导演还加戏改戏,原著作者天下归元也退出了编剧。

这料真假不确信,但从目前的品相来看,倒也算是个合理解释——

等于十几个南派三叔同时在写剧本

而女主突然开始求学这条线,则反映了《天盛长歌》另一个改编的问题。

倪妮自己也说,改动有90%以上▼▼▼

不是,那你们还买这个IP干嘛?

《凰权》本是从女主凤知微视角切入,引出整个故事的,而原著中她的故事线环环相扣、脉络清晰,(相比之下是)急迫好看的。

而《天盛长歌》呢,不仅把女主线当成了支线,还往上新加入了一些剧情,即:被逼婚、前朝遗孤的身世、母亲杀人、被皇子当枪使…

明眼人能看出来,目的是为了让男女主相遇,产生纠葛。

也就是,不能冷落了好不容易请到的陈坤啊!

那为了让陈坤拥有存在感,又前置了原著后来才会有的事件:血浮屠、太子争位、三皇子兵变…

大量层出不穷的糊烂剧情信息,但却又故作悬念地烂尾不说破。这种违背基本法的开头,果真最后一件事都没有说清楚

同时,因为新旧剧情夹杂,导致女主在原著剧情部分,智商是高的;新加剧情部分,为了推动男主,智商又会突然下线,替男主惹出点事端。

改人设就要改剧情,改剧情就要改人设。

目测随着故事的发展,接下来女主仍然会有许多大型人设崩塌现场。

因此,剧情所有问题的症结都在于《凰权》改剧的时候,改掉了男女双强的设定。

明明底层逻辑一改,故事就摇摇欲坠了。可剧方又非得用这个IP,于是就像前面爆料说的,编剧“临时打补丁”、“只看大纲写,只看自己的这几集写”,就造成《天盛长歌》的剧情糊烂且人设崩塌。

而且好笑的是,因为糊烂的剧情的问题实在太大,反倒把人设割裂的问题埋得看不太出了。

既然剧情混乱如此,为什么目前的口碑仍然貌似很高呢?

哪怕是毒舌的专业媒体,从开播至今也都在真情实感地夸▼▼▼

#啊,你们真的认真看了吗?#

夸它的词,无一例外用了两个字:高级。

《天盛长歌》看上去的确高级,无论从选角,服化道、摄影、演技上,它都无可指摘。

以至于,它糊烂和人设崩的剧情也不能被一眼看破,因为大家都认定:

这么影视圈政治正确的制作,在剧情上也是不会输的。

想要深究剧情的问题,又生怕触及了它政治正确的制作;要是不深究,甚至糊烂的剧情也可被误认为“高级”的一种:

高级嘛,必然不能浅显。全看你的话术。

以至于在弹幕上▼▼▼

微博里▼▼▼

——处处是“这部剧需要带着智商来看”的优越感。

仿佛你要是看不懂,不是因为剧情问题,而是因为你智商低。

《天盛长歌》真是用一种诡谲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口碑。

在一片谬赞声之下,后继的评价都有意识地避开《天盛长歌》的剧情的糊烂与人设割裂,生怕自己的智商输了。

就像那皇帝的新衣,人人相信皇帝是对的,是自己不够聪明才看不见新衣。

却没人承认,这件新衣,本不存在。

最终,评价这件新衣,也只能用言之无物的“高级”这两个字来形容了。

但真正的观众,是懂得用遥控器投票的▼▼▼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