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峨影总裁揭秘大熊猫影展 数字技术让两部80后影片换新颜

COCO

电脑版   2018-08-21 01:29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摄影 柴枫桔 李俊雅

8月2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峨眉电影集团承办,四川省电影公司、太平洋影城(北京中关村店)、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协办的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电影展映将在北京启幕。《熊猫的故事》、《熊猫回家路》、《我们诞生在中国》、《熊猫历险记》等四部优秀大熊猫主题电影将与观众见面。

峨眉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向华全8月20日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影片展映周将围绕“熊猫的电影故事”主题,用影像承载记忆,用镜头保护未来,以不变的执著传承着“保护有生命的世界遗产”的坚定信念。

峨影可以说是中国与大熊猫“缘分”最深的电影企业。向华全介绍,三十年前,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大熊猫故事片《熊猫的故事》就诞生在峨影。这部影片讲述了在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东京动物园的研究人员佳代和藏族少年龙龙共同救助大熊猫的感人事迹。此后,峨影又陆续推出了《熊猫回家路》、《四川奇趣路》等以大熊猫为主角的影片,深受欢迎。

向华全说,电影艺术的独特属性,对于大熊猫文化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电影展映期间,峨影特别安排了两部纪录片《熊猫回家路》、《我们诞生在中国》,两部故事片《熊猫的故事》、《熊猫历险记》 。

向华全透露,《熊猫的故事》和《熊猫历险记》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保存技术所限,胶片稍有受损。为了此次展映,专门将这两部电影的胶片做了数字化的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观影质量。

向华全说,通过此次展映,希望让大众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大熊猫既是生物物种的代表,又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通过电影这种形式,将大熊猫的生物特性和文化属性更好地融合起来,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向华全说,近年来,峨眉电影一直在积极发掘大熊猫的文化意义,开发熊猫IP产品。他透露,目前正在合作拍摄故事片《熊猫小丸子》(片名暂定),邀请金砖国家小朋友参加拍摄,计划明年上映。

此外,峨影正在策划编纂关于大熊猫的影像档案库,档案库将从大熊猫还不叫大熊猫的历史讲起,最快明年开始陆续推出。

向华全说,大熊猫是中国的代表,大熊猫文化已成为了一种被世界广泛认同的文化符号,为了保护好这张中国文化名片,向华全提出四点建议:首先是设立大熊猫公共版权的保护机构和使用规范;其次是有重点的扶持一批大熊猫IP的龙头企业;再次是注重熊猫IP再开发的版权保护;最后是以我为主,以国家级为主,广泛开展大熊猫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合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运营人员: 唐骏 MX002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