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朴树都在推荐的纪录片,讲述了普通人心中的那点光
COCO
电脑版 2018-08-14 15:05
文 | 闵思嘉
2017年4月29日的时候,朴树写了一条长长的微博,讲述他的新唱片《猎户星座》从2010年就开始录制,七年间因为各种原因求而不得的故事。
最终,这张被他称作是「一粒煤」的唱片总算与大家见面了,里面有一首歌,叫做《空帆船》,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
这句歌词,用来形容马上要在8月20日上映的纪录片《大三儿》中的主人公,非常合适。

大三儿本名叫做叶云,1970年出生在内蒙古的昭乌达盟,是导演佟晟嘉的邻居,两人从小就认识,小时候在游戏厅里佟晟嘉被欺负,都是大三儿帮着他,即便大三儿自己,身高比常人矮上许多,是个侏儒。
但是在纪录片的镜头里,你几乎感觉不到大三儿比人「矮一头」,在当地一个工厂上了数十年班的他,说话豪气、爽快,工友们都说,他说话听起来「心很大,特别有道理,总能看清一些你想不透的事」。
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朋友们都叫叶云「大三儿」或者「三儿哥」,而他的两个哥哥,都因为跑运输车祸去世了,母亲病故之后,家里只留下他和八十岁的老父亲,每天做饭,吃饭,看新闻聊天,日子平淡。

大三儿和老父亲
佟晟嘉很早就有了给大三儿拍摄个人纪录片的想法,直到他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这件事才得以真正启动,当拍摄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大三儿突然透露了一个想法:他想去西藏,看一看珠峰。
于是,这个平凡生活中突然迸发出来的戏剧点「去西藏」,就成了《大三儿》这部纪录片的一个转折,也让影片呈现为两段式的状态。前半段,是关于大三儿的个人和生活的记录;后半段,是大三儿跟着朋友们一起上路,顶着身体随时可能出现问题的风险,一路开车去西藏的公路旅程。
去西藏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很简单,但是对于大三儿来说,或许是个需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旅程。他的身体条件,导致他各方面的指标都比正常人低,在去往西藏路上可能会发生的高原反应,随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

大三儿为了去西藏做身体检查
但是大三儿就是想去。这就是他平凡生活里,不一样的一个小愿望。
在做过多次身体检查和劝说朋友之后,大三儿总算和朋友们踏上了去往西藏的路途。瞒着摄制组,大三儿甚至偷偷地写下了一封遗书,把自己的身后事都交给了一位关系最好,每天驮着他上下班的工友,他说——
「人命天注定,此行不管咋样,我都去做了。」他要一个人去看看,去那么远,路上什么样。

之所以会用朴树的《空帆船》来形容大三儿,是因为朴树说,他一直对《空帆船》这首歌觉得有点遗憾,做唱片的时候就觉得它差点东西。
正好,导演佟晟嘉也想在电影里用《空帆船》这首歌。朴树在看过《大三儿》之后,也被感动了,仿佛命中注定般的,弥补自己对《空帆船》的遗憾,和《大三儿》这件事刚好碰到了一起。
「我喜欢这个片子,怎么能让更多人看到呢?我愿意为它做点什么。」

于是朴树就跟自己的乐队讲,有一部电影挺好看的,让大家去看一下电影,想想那个气质应该是什么样的,大家就去看了《大三儿》,都很喜欢。
改歌的事情一拍即合,因为《空帆船》原来的版本有很长一段用于氛围的引子,直接放到电影里是不合适的。一方面为了让《空帆船》更好,另一方面,则想让这首歌更和电影的氛围、和大三儿这个人无缝贴合,得一出来就有那个糙劲儿,就像大三儿一样,大家便计划重新录一个现场版本,并不只是朴树一个人,整个乐队,吉他、贝斯、钢琴、鼓手、伴唱,全都一起上。
录完以后,朴树说,这一版的《空帆船》,他巨喜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三儿是被生活折腾的人,身体上和常人的不同,家庭的破碎,至今单身,做着最机械的体力劳动,都是生活给予他的「不幸」。
但大三儿似乎并不这么觉得,他的身上,有一股韧劲儿,在这部拍了五百多个小时的素材,拍摄时间长达两年的纪录片里,你能看到他始终在认真生活:坚持去打一样的彩票,坐小三轮或者在旅游景点买东西的时候也会认真砍价,甚至完全不愿意为了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庭而将就。

片中有一个场景是,大三儿总是会给自己的工友们做一个国际通用手势——比中指。
他站在工厂「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宣传语下,人还没有家字儿高,一边笑一边大声说:别看小,但也标准,知道不。
这时候的他,一点也不小,是真正的大三儿。

大三儿所追求的,并不是那些安稳的生活,他期待婚姻是我爱她,她爱我的完美关系,必须要有爱情而不是过日子;他期待去看看自己从未见过的风景,甚至为此不惜借钱和冒着生命危险;他在去到景点的时候,不仅要自己看了风景,还要拍下风景带回去给自己的朋友看;他也总是记着给工友们带礼物,邮寄明信片。
他所向往的,是那些「务虚」的快乐,而不是现实生活的「务实」和繁杂。

在纪录片的最后,珠峰大本营的帐篷里,众人都沉沉睡去,导演问大三儿:很多人到西藏都是来净化心灵了,你呢?大三儿说:我挺纯洁的,稍微净化净化就行了。导演又问:你凭啥说你心灵纯洁啊?大三儿说:我不祸害人。
祸害在赤峰方言里有两种意思,一个,是好好地生活,不浪费;另一个,则是不做坑害别人的事情。

最打动朴树的,也就是大三儿对生活的这种态度——
人就被生活给折腾成那样的时候,有的人彻底颓了;有的人就去你妈的,就是接受打开就好了,生活给的是压抑的,但他在释放他正向的,正向并不代表我要欢天喜地的,我就觉得我喜欢《大三儿》,是因为他心里面的光,是那个东西打动的我。
他也专门把修改《空帆船》这首歌的过程,拍成了一个短短的记录片《朴树@大三儿》,在里面,朴树也分享了很多关于大三儿、关于自己创作的想法。在纪录片最后,乐队里的成员们,也都像大三儿那样,举着「我不祸害人」的宣言,写下了自己对生活的期望。

大三儿虽然有一个小小的身躯,却把他的人生,活得很开。
他的身上,有一种开放的能量,虽然生活在一个小城市,工资微薄,人生看上去循环不止,但他却并未因此而闭合他的渴求。
他想要去看世界的渴望,在某种程度上,和做音乐、拍电影的那种渴望是一样的——为自己的生命能量去释放。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大三儿》虽然是关于一个小人物的纪录片,以这样具体的「小个体」为记录对象,实际上,也是在展现一种生活的「大」和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它也因此超越了个人的意义,从而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世界有多大,就看我们的活法。
分享
2021-12-30 18:08:03
2021-12-29 14:43:08
2021-02-08 23:15:56
2021-01-26 13:16:17
2020-11-29 23: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