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杨洋进步反被嘲?这一代流量已死在影视圈

COCO

电脑版   2018-08-10 13:52  

《武动乾坤》在一片唱衰声中终获播出,仅3天时间,口碑和收视率就如唱衰者预期的那样,全面崩盘。

我本人在视频网站上刷了几集,前五集伴随着运动、洗澡、处理各种杂事等动作,刷得还算顺畅(终在第六集败下阵来)。

其中杨洋的演技,以我这一贯的杨洋黑(理智讨论:演技渣的流量小生们到底适合什么角色?),也看出些许进步来。当然,进步的参照系是他走红以来就无比坚硬的偶像包袱和“卧槽你看我帅不帅.jpg”的所有演绎方式,无论影视剧还是广告。

不过,天性解放得有点过,活泼戏份惨不忍睹,浮夸的表现让他成为第N个尬在“活泼”上的男演员。

然而,不再装酷耍帅的杨洋,并没能让观众多分出一秒耐心去品评进步,大多数人看了这样的动图,就已经在心里打了×,去豆瓣刷了一星。

没人想了解,杨洋在片中还有这样算得上合格的表现。

当然,陈旧的套路、明显缺钱的特效、时不时浮夸的演员和完全重写又并不高明的剧情,哪怕导演是我最爱的黎叔,豆瓣分数不及格,我觉得ok。

直到看到同期播出的《香蜜沉沉烬如霜》,竟然拿下7.2分。

除了剧情相对忠于原著外,这明明就是另一部“陈旧的套路、明显缺钱的特效和时不时浮夸的演员”啊!

还有明显更糟糕的美术

可偏偏有不少观众在努力发掘这部剧的亮点,给出鼓励性的高分。

就算杨紫的演绎有化腐朽剧情为甜蜜的神奇,可《武动乾坤》就毫无亮点吗?

两部剧集的差距,真的就到了优良碾压垃圾的地步吗?

观察同期播出的其他剧集,与《武动乾坤》堪称难兄难弟的,还有《扶摇》,豆瓣4.8。

《甜蜜暴击》,豆瓣3.1

而同期高分剧,除《香蜜》外,还有于妈的《延禧攻略》7.0

《媚者无疆》7.4

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愈演愈烈的趋势:没有流量大家还能心平气和客观打分,沾了流量,你八成要死得透透的。

电影市场也呈现类似的趋势。

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起,流量就不再是票房的保证,反而会成为高品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的拖累,比如《绣春刀2》,比如《动物世界》。

是的,即使不撞上药神,《动物世界》的首周票房也并不出色,与电影水准及李易峰的显著进步并不相称。除开题材小众等因素,路人因李易峰出演而产生的消费犹豫,也绝对是票房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现在,又有不少观众因为张艺兴的出演,而对黄渤的《一出好戏》持观望态度。

流量这个词,从收视率与票房宠儿,到如今烫手山芋般的存在,也不过才3年时间。

是观众变化快,还是流量容颜已不再?

1 新人红利期已过

有人说,豆瓣八组嘲遍天下,除了一种人——还没红的。

这话偏颇,但也有道理,因为它点明了一种东西的存在:

新人红利期。

我们对于不熟悉的面孔总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会带来心理上的宽容。同样的演技水准,新演员和大明星站在一起,没有粉丝倾向性的观众,一定会觉得大明星输了。

想当年流量们刚刚冒头时,那也是人美戏灵的小花朵、人帅有潜质的小鲜肉,对影视市场的新势力,观众有宽容之心。

可宽容你一二部烂戏也就算了,烂到三四五六七八部,没啥进步又天天刷屏,再美的脸也油腻了。

红利期结束后,伴随而来的,是对红得发紫的流量节节攀升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普通的演技进步都无法满足,何况躺平不动呢。

《扶摇》真的比《三生三世》烂那么多吗?其实并没有。只不过从剧情到大幂幂,大家都看腻了而已。

新人红利吃光,没有大幅进步,那在观众眼里,就是大大的退步了。

有句话说起来太残酷:

你们没有更烂,你们只是旧了。

2 败光了路人缘

三年影视方面的不佳表现,足以败坏不少路人缘。更可怕的是,与流量二字一起深入人心的,还有大把负面新闻与争议。

凡凡有小G娜,还有自降逼格的怼虎扑

峰峰有疑似肇事逃逸(戳这里复习),还有“实至名归”的百花居士。

晗晗一个恋爱谈到天怒人怨、路人侧目(生日风光不再,半年跌落神坛?复盘鹿晗公布恋情后令人窒息的操作)

杨洋有宝藏男孩和倒模替身风波

大幂幂离婚的事儿还没扯清楚,就被诈捐丑闻打得透不过气(沾上“诈捐”二字的杨幂,是不是要糊了?)

大宝贝不用讲,抠图+剧组养胎,神仙也救不回的路人缘。

我写过一篇《都粉丝经济了,路人缘还有什么用?》,详细论述了路人缘的意义。——2018年,这意义已一五一十体现在影视剧的硬指标上。

同样是假吃,大宝贝被嘲上天,杨紫就被轻轻放过,一方面是流量自带话题度,但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二人天差地别的路人缘在起作用?

影视剧说到底,是无法靠粉丝达成目的的——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数据。

这一轮过后,靠谱的影视公司再用流量恐怕会慎之又慎,除非他们并不想争取大众好感度。

3 粉圈操作反噬

单是路人缘差,流量们也不见得会收获这样低的豆瓣得分,普通观众不是那种没兴趣看还有功夫踩的闲人。

闲的,大多是暑假作业已经写完的对家粉丝们。

流量这三年败坏了路人缘,靠的可不是一己之力,ta们的粉丝也居功甚伟。

这几年粉圈的骚操作,着实恶心到一票路人。什么锁场不填场啦,什么路人即黑啦,什么控评啦,什么公开撕团队啦,什么彩虹屁啦……(戳这里复习)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神奇的粉圈做不到。

给对家作品刷低分,那实在是最基本的操作了。

而流量圈之腥风血雨,通常意味着除了自家之外全是对家,所以一家粉丝刷高分,自有N家粉丝刷低分,好好的豆瓣评分被刷成粉与黑的战场,最后谁也落不到好。

而路人呢,那些在微博被控过评、在论坛被骂过娘、在各种社交平台噤若寒蝉的真正路人们,你猜ta们会以何种心态去面对正主的作品?

要心多大,才能客观得起来?

4 食得咸鱼抵得渴

一波波小鲜肉小花冒头刷屏,在诸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影视剧里打滚,逐渐磨练出演技或者被淘汰——这其实是成熟影视圈的常规操作。

刘德华、张曼玉、梁朝伟这一批天皇天后,都是这么过来的。谁也不能一天练就神演技,从靠脸吃饭到演技逐渐被认可,连刘天王都走了十几二十年。

这一代流量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就在于流量二字,从流量二字被互联网热钱视为影视行业的最大硬通货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一代爱豆们,挟流量二字,成为了大陆娱乐圈的bug(顶级流量:中国娱乐圈的最大bug)

ta们是剧组的最大成本,是娱乐圈新的话事人,是天价片酬的流向地,是有钱任性的代名词。

天价片酬拿着,无限风光享着,在前辈中稳坐C位,被一群老大哥捧在手心。

拿最多的钱,出最大的名,挨最狠的骂。

公平吗?

公平的。

食得咸鱼抵得渴,做bug就要有总被揪出来整治的觉悟,我当然知道影视圈烂不烂在这几个人身上,但好处你拿,背锅你来,逻辑难道不通顺?

别看我两年多如一日对渣演技的流量口不留情,可黑了两年,多少也黑出了感情。我其实并不希望看到这一代流量彻底死在影视圈。

道理很简单:经此一役,这代流量好歹会有转型的危机感,有些甚至已经慢慢走在正确的路上,这时候拍死ta们,难道让演技不会更好、长相却更辣眼睛的新流量上位,再祸害一轮影视圈吗?(此处无图,原谅我的求生欲,请大家自行想象)

但能否沉下心来实现转型,完全是自我选择。

没有人能永远红下去,若还想在这圈子里有好饭吃,看看自己前辈走过的路,该怎么做心里应该有点数。

流量死在影视圈是迟早的事,不用怕,真有心改变,重新站起来的,会是演员。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