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徐峥的爆款之路是怎么炼成的?

COCO

电脑版   2018-07-18 12:00  

《泰囧》拓展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体量,徐峥在此之后被视为爆款制造者,他也几乎没有失手;

“囧”系列对喜剧题材的探索,《我不是药神》在现实主义题材上的开拓,徐峥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

掌声背后,徐峥经历了一年的焦虑期,他在演员这重身份中找回初心,《我不是药神》让他体会到久违的尊严感。

而在现在的一片赞誉声中,他依旧有新的追求和困惑。

徐峥(摄影:王博)

1

找回初心

拍《我不是药神》之前,徐峥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做演员的开心。

这些年他看得上的剧本屈指可数,尤其是做了导演以来,徐峥接戏更加谨慎。

《港囧》之后,他只主演了《幕后玩家》和《我不是药神》两部电影。

能勾起徐峥戏瘾的角色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在故事结尾一定是有所成长的:

“要么改变了,要么救赎了,要么做出不同的选择,我很少演扁平式的人物”。

老友宁浩开发的《我不是药神》的剧本,一下子就戳中了徐峥的high点。

这个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平民英雄故事,讲的正是一个平凡的满载缺点的小人物,在拯救别人的过程中完成自救,在混乱不堪的生活中找回尊严的过程。

剧本在导演文牧野的手里改了两年。

徐峥看完剧本后,马上给文牧野回话:“泪目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

宁浩、文牧野、徐峥

《我不是药神》开机前,文牧野在剧作层面已经想得很明白了。

但对于身兼监制加男一号双重身份的徐峥,摄影指导王博学和文牧野还是有一点担心。

“开机之前我们在那跟导演闲聊,说我们想这么明白了,到时候徐老师来改剧本怎么办,因为经常会听说演员改剧本,然后文牧野说,那我就跟他沟通嘛。”

结果大家担心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

更让他们惊叹的是,徐峥丝毫没有想象中的大腕习气。

可能是现场最大牌的一张照片了

监制宁浩说,想演好一部戏,就是要“体验生活,改造自己,就这么个笨办法,只不过后来都不这么干了”。

但《我不是药神》剧组是这么干的。

电影正式开拍前,徐峥提前一个月进组,和所有主创们一起围读剧本,提前排演,还要去每场戏的外景地提前踩景。

徐峥每天读一遍剧本,让自己一直活在这个故事中。

为了还原程勇这个小人物的状态,他最喜欢做的事是每天去逛南京的菜市场,在不那么“高端”的居民楼里转,领悟到“原来很多人只是活着而已”的那种状态。

王砚辉在《心花路放》中就和徐峥有过合作,但在《我不是药神》里,他们才真正开始成为朋友。

在剧本围读会上,他也曾有过顾虑,真的能给徐峥提表演方面的意见吗?

他发现,徐峥和演员们一起探讨角色,大家就互相探讨,指出这段话要怎么说,这段戏要怎么表现,“我们的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在坦诚布公”。

王砚辉很享受这种氛围。

彻底打消他顾虑的是开机后的第一场戏,徐峥拍了很多条,毫无怨言。

“真是起到了模范先锋作用,他对每一场戏,比我都认真都较劲”。

王砚辉

文牧野解释,“快半秒和慢半秒对观众的影响非常大,点到位置了,观众就接得过去,不然那个感觉就不对。”

《我不是药神》采用的是通条拍摄的方法,每一场戏演员都需要完整演下来。

全景就要至少拍上五六遍,再加上近景、中景,这对演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文牧野看来,徐峥很尊重自己的判断。

电影里王传君带徐峥去酒吧找谭卓的那条长镜头,文牧野希望达到的感觉是,演员们经过楼梯的一段黑之后,掀帘子的那一下,音乐响起,背景里的谭卓正在钢管上,光正好打在徐峥的脸上。

这种节奏感并不好掌握,文牧野告诉徐峥,上楼的速度应该慢一些,掀帘子之前可以顿一下。

最后,这场戏拍了整整一天才完工。

在这样的氛围下,徐峥开始试很多不同的表演方案,王博学在摄影机里观察到的他,是一个彻底享受表演“撒欢儿”的徐峥。

“他自己给出很多可能性,然后导演再加一种可能性,他都很开心,也非常愿意去做这种尝试”。

全片耗时最久拍摄的是礼堂里的那场打戏,拍了三天。

王博学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几天徐峥坐在礼堂台阶上的侧影。

“一般大腕儿拍完了之后肯定要上房车,因为我们要重新换灯换机位,演员都要等基本半个小时起。但是这次徐老师完全没有房车,也不去外边,在现场也没有凳子,别人给他拿东西坐,他说不用不用,直接就在那台阶上坐地下了。我当时就太佩服这种演员了,太敬业了。”

在《药神》剧组过生日的徐峥

但徐峥还觉得不够。

开机后,徐峥一有时间就召集演员们一起吃饭,给他的表演提意见。

王砚辉说徐峥特别会吃,总能找到南京当地最地道的饭店:

“吃饭的时候大家亲如兄弟,人物关系一下就对了。在《幕后玩家》也是,过一段时间就组织大家吃一个,都是徐峥老师请客。大家聊的最多的都是戏”。

《药神》片场花絮照:文牧野、徐峥

在王博学的记忆里,开机后徐峥从没有在导演的层面打扰过文牧野。

在现场也没有对工作提出任何质疑,而是完完全全把自己当做一个演员。

对于徐峥对新导演的尊重,《幕后玩家》导演任鹏远也感受颇深。

任鹏远见徐峥的第一面就叫他徐导,开机之后,剧组的人见导演这么称呼徐峥,也叫他徐导。

开机的第十天晚上11点,任鹏远突然接到徐峥的微信,问他是否方便打电话。

电话里,徐峥对任鹏远说,你以后能不能不叫我徐导。

“他说在现场你就是导演,导演就是你一个,你把我当演员就好了。他说你也跟底下的人说一下,叫我徐哥也行,叫徐老师也行,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温馨。”

《幕后玩家》片场在台阶上休息的徐峥

对于文牧野总是“保一条”的做法,徐峥坦言如果是自己做导演,并不会拍摄这么多条。

但他很欣赏文牧野作为新导演的这种永远不满足的“锋利”:“我觉得难得碰上这么好的剧本、这么好的题材和这么默契的团队,所以不管导演说拍多少条,我永远都配合,不会有任何犹疑。”

“真的是回到初心的一个感觉,完全把自己放在一个演员的心态。”徐峥说。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