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叫招娣的女孩,后来都怎样了?
电脑版 2020-10-13 22:04
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作者:书单君
前段时间,阚清子发文反对“重男轻女”的言论上了热搜。
在文中,她提到,自己作为一个女孩,在出生后因为性别,就变成了“不被期待的”。
她强烈地反对这种行为,觉得女孩从来都不比男生差。
但是,这并不是现实的写照——是的,都2020年了,“重男轻女”依然是不少家庭的主色调。而且,这种现象并不只出现在农村落后地区。
“我985毕业的博士老公,因为我生不出男孩,要和我离婚。”
这个听起来像段子的事,在现实中却真实存在。
很多女孩满怀期待地来到这世界上,却没料到,生活中受到的最大恶意,竟然来自家庭。
不被期待的女孩们
书单君有个朋友叫小雨,她在出生前就被起好了名字,但这个名字后来却没用到。
原因很简单,爷爷准备的名字是给孙子的,而她是个孙女。
后来她的妈妈,又千方百计生了个弟弟,虽然在当时的政策下,这是不被允许的。
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不爽的事,在“重男轻女”界还只能算是初级水准,很多女孩,连出生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这巨大的差别,很能说明问题。
书单君曾经和某家公司开展合作,去了以后才意外发现,那家公司竟然有三个女生都叫亚男。
这还不算过分的,一些名字会更直白,也更不尊重女生,她们会被叫做招娣、迎他、妹够、植弟,这个名单,还可以更长。
在起名“招男孩”这件事上,长辈们会突然从老古板,变得格外“有创意”。
但这样的名字,显然体现出的是父母的厌恶与不满。
当被称作招娣、迎娣的女孩们,渐渐读懂这个名字的意思,就会开始意识到:
我的存在对父母而言是没有价值的,不对,也是有价值的,那就是反映出,他们对于生出一个男孩,有着多么强烈的渴求。
而当外界的人意识到,连她们的父母都不认可其存在时,就会把父母加诸其身上的伤害,继续扩大。
很多有着此类名字的女孩,可能对以下的场景都不陌生:
新学期开学,老师一一点名,碰到你的时候,会故作聪明地发问:“你有弟弟了吗?”
你满脸窘迫,要么不敢回答,要么就小声回答一句“有/没有”,仿佛自己做了什么不能见人的坏事一样。
紧接着,就会迎来整个班级的哄堂大笑。
可悲的是,对于这些孩子是场笑话的事,却是某些女孩的人生。
她和弟弟的名字合起来是:终于迎来了一个弟弟,心情很舒畅。
后来,她试图向父母表达不满,说自己想取名叫舒心,父母却直白地回答,有你的时候,我们并不舒心。
同样都是自己的孩子,却因为性别,就有着这样天差地别的对待方式。
一位网友对这件事的评论很让人心碎,却又分外准确,她说:“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是父母期待的礼物,有的只是父母期待礼物的包装纸”。
我们是如何对待礼物,又是如何对待包装纸的呢?
“扶弟魔”修炼术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女孩从小就会学习一种名为“扶弟魔”的修炼术。
前段时间,小雨分享给书单君的纪录片《姐姐》,讲述的就是一个“扶弟魔”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龙凤胎。
出生时,孩子的妈妈是剖腹产,两个孩子并没有谁大谁小的分别。
但在孩子出生没多久后,父母决定让女孩来当姐姐,因为,他们觉得女孩理应照顾男孩。
很快,两个孩子长到了6岁。
父母对姐姐的口头禅,永远是:“你是姐姐,难道不应该为了弟弟......”
甚至会在弟弟对着姐姐喊出“把她杀了”的时候,表现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某天,姐姐因为弟弟在学棋,不得不陪着他一起下棋,很不开心,两人闹了别扭,最后姐姐索性罢工了。
作为警察的父亲好不容易休假回家,在厨房为一家人做饭。
母亲训斥姐姐一顿以后,一家人开始等饭。
母亲把弟弟抱在怀里,亲昵地说着话,姐姐站在一边,显然也想要妈妈的关怀,却只是默默地不言语。
后来要吃饭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聚在一起,而姐姐倚在门边,独自一个人站着,仿佛一个拘谨的客人。
怕被父母训斥,她不敢过去吃饭,却因为不去吃饭,又被训了一顿。
她委屈而又不满地喊着:“妈妈不喜欢我。”
爸爸说:“妈妈怎么会不喜欢你呢?”
妈妈则回答:“你这样全家人都不喜欢你了。”
最后在爸爸的温情“洗脑”下,姐姐哭哭啼啼跑到妈妈身边,不断道歉,说自己错了。
这时,妈妈才给了她一个难得的拥抱。
小雨告诉我说:“看到窝在角落惴惴不安,又嚎啕大哭着道歉的姐姐,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真想穿越屏幕,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告诉她,你什么问题都没有,错的是她们。”
令人难过的是,这种差别对待并不会随着长大逐渐停止,反而会变本加厉。
她学车只需要几千块钱,父母都不舍得出,却准备了几十万,为弟弟买房。
影视剧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安家》中的房似锦在上学时,妈妈没有给她提供任何经济资助,却在她赚钱以后,不断从她那里要钱给弟弟,甚至要她给弟弟买房。
房似锦不答应,妈妈就跑到她的公司和住所撒泼闹事,害得她差点丢了工作。
“不给你弟钱,我们养你是为了啥?”
此类的言论,听着逻辑混乱,却成了他们指责自己孩子最常用的借口之一。
简直令人窒息。
在相亲市场上,很多男性都会指明,不要“扶弟魔”类型的女生。
但也有一些男性,在结婚前因为妻子的弟弟还小,不需要太多帮助,并没有发现另一半的“扶弟魔”属性。
婚后多年,妻子的弟弟长大,才发现升学、买房、结婚、甚至生子的花费,都要自己承担一部分。
不仅要承担经济压力,还会因此爆发不少的家庭内部矛盾。
可谓苦不堪言。
剥削,就到此为止吧
很多时候,面对父母的“重男轻女”,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眼前只有一片黑暗,并且怎么也看不到尽头。
那么,只能把这当成一个无解题,去默默承受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女孩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一个“自由”的阶梯,从这可怕的无底洞里,逃出去。
在这期间,她与家人矛盾不断激化,经过了各种抗争。
改名的手续繁杂而又缓慢,几度拖了后腿。
但她都坚持下来了。
最终,她成功地摆脱掉了“迎娣”的名字,赋予了自己一个新的称号,新的期待,一个完全与弟弟无关的名字。
改名之前,她也已经顺利考上研究生,而不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赚钱供弟弟上学。
迎娣的故事犹如一剂强心针,告诉我们,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孩子,其实可以不用一直困在原生家庭里,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或者说拒绝、分离,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不管是情感上的,还是经济上的。
这种分离当然是很痛苦的,会产生内疚心理,甚至还会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双胞胎姐姐一样,在父母的指责之下,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
但不管外界的压力如何大,都要相信自己是在做着正确的事。
书单君并不是在唆使女孩都去改名,或是与父母决裂,合理的赡养义务一定是要尽的,对于父母的关怀也不该因此而不再给予。
只是希望每个女孩,都能够在被父母剥削和伤害多年以后,重新建立彼此的边界。
如果他们无法意识到“女孩的存在并不是为男孩服务的”,那就让他们认识到,你对我的剥削,我不再接受了。
这是正常并且完全合理的诉求。
迈过这一道坎,你会发现,生活就此变得轻松起来。
电视剧《下一站是幸福》中,由宋茜扮演的贺繁星作为姐姐,是家中更受宠的那一个,而弟弟贺灿阳,则是“人嫌狗不爱”的典型代表。
网络上有一个他们吃饭时,父亲差别对待的片段流传很广:姐姐觉得鸡蛋煎糊了,爸爸立马殷勤地说:“我再去重做一个。”而当弟弟提出同样的要求时,爸爸却大吼:“你爱吃不吃。”
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体验,只能转而在影视剧中寻找了。
书单君不是强调,应该好好对姐姐,虐待弟弟,只是想表达从这一场景中所感受到的,一种戏谑的无奈。
即便有再多的谴责和抨击,仍然改变不了某些人的顽固看法和社会现状,不可避免地,还会有女孩被轻视、被伤害、被剥削。
女孩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自身出发,实现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远离原生家庭的剥削行为。
然后再是像阚清子所说的,把这种偏见,从自己这里断掉,让对女孩的轻视,无法再延续下去。
也但愿某一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父母饱含期待的爱意。
因为每个人的降生,从来都是无比珍贵的礼物。
图源 | 图片来源于《娘道》、《安家》、
《欢乐颂》、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现役偶像团粉丝数都是多少?ONER277万不算少,看到天空少年:认真的 -
钱枫的头有王一博两倍大?头大星人听完头更大了 -
曾经错爱后来遇良人,今胡杏儿家庭幸福,大儿子已3岁 -
40岁叶璇发视频,谈林晓峰离婚赞不绝口,和前任恋爱受伤太深 -
李现身高185cm,邓伦身高185cm,谁说谎,看看就知道! -
Amy姐发视频回应,天王都不是傻子,没有所谓的天王嫂培训班 -
李湘胖的原因找到了,看到她煎蛋时放的东西,赵奕欢都忍不住吐槽 -
演技评价褒贬不一,还被吐槽“资源咖”,她凭啥与众多韩流男神合作?
分享
2021-12-30 18:08:03
2021-12-29 14:43:08
2021-02-08 23:15:56
2021-01-26 13:16:17
2020-11-29 23: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