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人类化石 疑似与欧洲古人类之间存在基因交流
电脑版 2018-12-11 14:12
近日,河南发现人类化石,科学家将其称为“许昌人”。“许昌人”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他们生活在10.5万至12.5万年前,具有周口店直立人等东亚古人类的特征,形态上与欧洲尼安德特人相似。根据这些发现,科研人员推测“许昌人”与欧洲古人类存在基因交流。
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研究发现,10.5万年至12.5万年前的“许昌人”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北方古人类演化具有延续性,同时与欧洲古人类之间存在基因交流。
研究发现,“许昌人”脑颅扩大和纤细化。头骨穹隆低矮、脑颅中矢状面扁平、乳突短小并向内侧倾斜,具有周口店直立人等东亚古人类的特征。同时,枕圆枕上凹和颞骨内耳迷路半规管的形态上与欧洲尼安德特人相似。
专家说,“许昌人”很可能代表着华北地区早期现代人的直接祖先。他们不是早期现代人、不是尼安德特人、不是海德堡人、也不是直立人,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老型类群中。
东亚更新世晚期(距今13万—1.1万年)人类演化比以往研究认为的要复杂得多。东亚古人类演化并非单纯的线性进化”或者取代”的简约模式,在晚更新世早期(距今13万—8万年),东亚地区可能并存多种古人类群体,不同群体之间有杂交或基因交流。
2005年至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占扬领导的考古队对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的灵井遗址进行了连续12年的挖掘,发现了45件人类头骨碎片化石、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以及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
2014年以来,研究小组对许昌人头骨化石进行修复、拼接、复原和研究,分别制作了1号和2号人头骨虚拟及实体的复原头骨及颅内膜。
分享
2021-12-29 14:55:53
2021-02-08 23:31:15
2021-01-07 17:14:33
2020-10-12 14:06:12
2020-10-12 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