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60岁就被活埋,住坟墓里每天一碗饭一块砖头
电脑版 2018-12-08 10:08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个历史阶段和朝代都有不同的习俗,在四分五裂的时代,外族入侵,各种习俗就更多了,其中不乏许多陋习,如“吃绝户”、活埋“无能人”。
吃绝户这种是曾经广泛的存在于我国各地,这个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讲过,“吃绝户”可以理解成就是霸占孤儿寡母家产。
除了吃绝户这种陋习,还有一种更残忍的是活埋“无能人”,这里说的“无能人”并不是没有才能没有能力的人,而是60岁以上的老人。因为老人过了60岁以后基本上就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了,就要靠家里养着,而在某个历史时期这些“无能人”是要被活埋的。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对农民而言就是看天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有吃的,稍微出现干旱或是涝的情况就会没有饭吃。
再加上战乱不断,土匪横行,或者是村里的恶霸等等,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的日子是非常的难过,所以能活到六七十岁的也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活过了七十三也活不过八十四,这是人生的两个坎,分别是按照孔子和孟子两个圣人的寿命来定的,也是古人的一种经验总结。
常年在没有饭吃,吃不饱的情况下,在某个历史时期就出现了活埋“无能人”的陋习。
在我国的平原地区,至今可以看见许多用砖砌的坟墓,这种坟墓到今天依然有些地方使用,这种坟墓的形式就是活埋“无能人”时留下的。
在古代的某个历史阶段,老人60岁以后就要被送进用青砖砌好的坟墓里,不封墓门,后人每天给他们送一次饭,就在墓口砌一块砖,就这样,过不了多久老人就死在了墓中,陪葬的东西很少,就是一个瓦罐什么的,用来装水或是饭菜的。
有人会问,既然没有钱,为什么还能用青砖修坟墓,用当时的观点来说这是为老人尽最后一点孝心,也算是一种厚葬。
好在这种陋习存在的时间很短,后来就被废除了!
废除的原因据说是一个外国的使臣来到中国,这里的外国也许是其它民族的国家,弄出了一个像老鼠但是比老鼠大很多的东西给考验朝廷的智慧,结果没有人能回答出来,使臣就住在国中,寻找答案。
一天,一个小官给自己住在坟墓中的老人送饭时满面愁容,被他的父亲看见了,就问什么事,小官把事情说了,后来这个老人说他知道答案。
于是就是带了一只猫去了,当着使臣是面,把猫放出去,结果这个东西看见猫就跑,其实这很大的东西就是老鼠,只不过是个头大而已。
后来皇帝感谢老人,可以满足他一个要求,老人说自己是“无能人”,但并非真正的无能,不愿意在坟墓中死去,于是这个皇帝就颁布圣旨废除了这种残忍的陋习。
但是这种坟墓的样子至今在平原地区还可以看到,这种坟墓也是历史上活埋“无能人”陋习的唯一证明。
分享
2021-12-29 14:55:53
2021-02-08 23:31:15
2021-01-07 17:14:33
2020-10-12 14:06:12
2020-10-12 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