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三星堆文物竟然与彝族文化相关

电脑版   2018-09-07 10:17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竟然与彝族文化相关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三星堆文物竟然与彝族文化相关

对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留给今人的种种谜团,研究彝族文化的专家近日提出新解,认为三星堆文物含有与彝族文化相关的元素。

云南省楚雄点击查看楚雄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彝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员杨凤江在“探秘三星堆、寻访南丝路”科考活动中告诉记者,三星堆出土的几件最为重要的文物,如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金银面罩、青铜太阳轮等,都蕴藏着三星堆文明与彝族文化的关联。

三星堆文物竟然与彝族文化相关

据杨凤江介绍,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以眼珠凸出的奇特造型成为难解之谜。在它出土之前,有关这类青铜面具的形象有文字记载的极少,但彝文古籍对纵目人却有明确的记载。

他说,根据《查姆》等彝文典籍描述,人类社会初期分为独目人、纵目人、横目人三个时代,其中纵目人鼻子剪刀样,嘴巴像鹦哥,与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形象一致。

三星堆文物竟然与彝族文化相关

在三星堆,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戴金银面罩的青铜头像,在中国出土文物中史无前例,而只在古埃及等国家出现过。杨凤江告诉记者,这与彝族祭祖大典中祖公祖妣戴金银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处,至今彝族的大锣笙舞里领舞的一男一女仍戴有木质面具。

“从中我们不难想像,这些青铜人像不是外来之邦,而是西南的世居民族。”他说,“从青铜人的造型中可以理出一条线,即从独目人到纵目人再到横目人,虽然这些青铜器处在同一时期,但反映的是不同时代人物的形象。”

三星堆文物竟然与彝族文化相关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