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送1毛钱!为改变陋习印度操碎心
电脑版 2018-09-03 10:12
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洁净、便捷、高效成为了人们对家居用品不断追求的目标。以便器为例,从旱厕到联通污水管道与化粪池的卫生间,从蹲厕到坐厕,从普通翻盖到清洁保温降温一体化的日本马桶盖,人们在厕所进化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而大多数人不会想到,在距离我们不过千余公里的印度,有七亿人无法使用卫生间,哪怕是最基础的旱厕,而全国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没有自己的卫生设施。经济困难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毕竟修建一所旱厕也花不了多少钱。其最大的阻碍主要是宗教和种姓制度。
印度教主张众生平等,因此右手抓饭、左手如厕等保留动物习性的做法得到支持,修建厕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自然”的特征,故受到抵制。
同样不仅仅是厕所,哪怕浴室在印度人眼中也是污秽满满,这两个处所是不能够修建在家中的。而清洁厕所的任务是不洁的,只能由贱民去做,而普通四种姓不能从事相关工作。在这种全民“排斥”厕所的环境下印度的厕所数量越来越少,厕所内环境越来越差,人们更愿意选择室外排便而不是室内了。
每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独立的,社会问题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印度的厕所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印度的女性歧视问题。印度人还认为女性尤其是经期女性在家中上厕所、洗澡不仅污秽,还会带来厄运,因此女性不能在家中如厕。同时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样随地大小便,故印度女性往往在清晨傍晚到户外解决——但这为强奸犯提供了良好的时机。这样一来印度女性失去的不只是如厕这种最基本的人权,还有不受侵犯的最基本的人身安全权利。
但这种现象并非一成不变,为让印度人不再户外大小便,印度政府也是操碎了心。比如在农村地区投入不少公厕,鼓励国民使用公厕改变过去的陋习,但政府发现此举除了让女性拍手叫好之外,男性如厕的效果并不理想。为坚决杜绝该陋习,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市就曾公开表示,未来只要市民使用一次公厕就能够得到1卢比(约1毛人民币)奖励。
尽管印度有一半人不习惯公厕,但随着教育普及,经济逐渐增长,以及女性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室内厕所,甚至有女性在是否嫁以家中有没有厕所作为第一标准,以及因为没有厕所离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仅涉及到社会文明、女性地位,教育,还以宗教离不开关系。所以,相比中国上个世纪的户外旱厕到户内卫生间,印度只怕还要用几十年时间。如果网友说印度经济落后中国20年,那么厕所文化只怕要落后50年。
分享
2021-12-29 14:55:53
2021-02-08 23:31:15
2021-01-07 17:14:33
2020-10-12 14:06:12
2020-10-12 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