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剑在古墓发现时已被重物压弯成45 #176;,出土时却瞬间反弹平直
电脑版 2018-08-26 12:53
1994年3月,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考古队驻扎在骊山之下秦始皇陵的旁边,准备挖掘早在一年前就发现的2号兵马俑陪葬坑。经过五个多月的日夜奋战,考古队终于把这个兵马坑清理完毕了。在清理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让人觉得难以理解的怪事,那就是清理2号坑一个过洞的时候,发现了那里埋藏有19把青铜剑,这批青铜剑长约86厘米,宽约八厘米,在它的剑身上铸有八个错落有致的菱形图案,考古专家用最精密的游标卡尺来对它进行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精确来说就是不超过0.1毫米。
考古专家都惊叹不已,觉得匪夷所思,因为那可是在2000多年前所锻造的青铜剑啊!那时候竟然拥有如此精密的制造工艺,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这19把寒气逼人,锋利无比的青铜剑之中,有一把青铜剑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它被发现时已经被一座300多斤重的陶俑石人压在了地面尘土之下,剑身已经严重扭曲,扭曲的角度竟然超过了45度。
当时在场的考古人员都认为这把剑肯定断了,不可恢复了,但是,当考古人员把这个陶俑清理出来以后,这把剑却在于一刹那之间,反弹平直开来,一点也看不出它有被压弯过的痕迹。当时,在场所有的考古人员都惊得瞠目结舌不知所措,他们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一把被压得看起来都断了的青铜剑,却能够自己自动平展恢复呢?
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专门请来了国内非常有名的权威冶金专家来对这把青铜剑进行科学测量和详细的诊断。冶金专家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后发现,这批青铜剑的表妹,竟然都镀上了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让冶金专家也目瞪口呆,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冶炼铸造工艺是近一百年内才出现的顶尖技术,德国人在1937年才发明并申请专利的,为什么在2000多年前的秦国,竟然出现了如此科学先进的金属铸造技术呢?这是这把青铜剑让冶金专家和考古专家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其中一个谜团。
而另一个谜团是关于青铜剑被压弯而又瞬间自动恢复的现象,冶金专家介绍说,这种情况铸造冶金界称为“形态记忆合金”,是指某些特殊金属本身就具有一种变形恢复能力,即通过热弹性与马氏体相变及其逆变而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所构成的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是目前形状记忆材料中形状记忆性能最好的材料。
然而这种独特的先进金属是在1950年前后才被科学家发明出来的,为何在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陵中就出现了这种金属呢?这实在让人觉得难以理解和不可思议。
难以想象,在2000多年前的秦国军队之中,拥有士兵百万之众的秦军,竟然都普遍使用了我们现代才发明出来的先进技术和金属,怪不得他们能轻易打败了人数是其三四倍的六国大军啦!秦军的兵器铸造技术,到底是谁传授给他们的?难道真的是现代的人穿越到古代帮助了他们吗?又或者是外星人来到这个东方帝国,传授了他们这种先进技术吗?但这些推测都显然不符合逻辑,有悖于常理,不能成立的。这个谜团一直到现在都没人能够解开。
分享
2021-12-29 14:55:53
2021-02-08 23:31:15
2021-01-07 17:14:33
2020-10-12 14:06:12
2020-10-12 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