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民工挖出千年古墓,出土四部先秦兵法,成功解开历史之谜

电脑版   2018-08-22 16:37  

公元1972年4月10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西南面,当地的一个医院大楼的修建工程正干得热火朝天,民工们都汗流浃背地挥舞着铁楸和钢钎,用力的挖着坚硬如石头的土地。他们都干得满头大汗,气喘如生,显得非常辛苦。挖着挖着,忽然一个工人,挖出了一片红色的土层,软软的跟上面这层硬邦邦的泥土迥然不同,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好奇。依靠他们的多年施工经验,在在坚硬如岩的土层之下,挖出软泥,很可能都是人工夯筑过的东西。

民工挖出千年古墓,出土四部先秦兵法,成功解开历史之谜

他们怀疑这下面应该是一个古建筑的遗址吧。接着民工们又继续向下挖去,突然他们又挖出了砖头和白膏泥,很显然,这下面真的有一些古代的建筑或者古墓葬的存在,他们都停了下来,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施工的队长发现了这个情况,马上向当地文物部门汇报了。山东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接报之后,马上赶来这里进行勘探和考察。他们在此处一共发现有两个汉代的墓葬,并且从墓室中清理出来了数量众多的写有字迹的竹片,他们知道这些就是古代传递文化和信息的书籍。

民工挖出千年古墓,出土四部先秦兵法,成功解开历史之谜

考古人员意识到这是非常珍贵的文物,所以他们对每一个竹片都清理干净并登记在册,编了号,留待以后进行研究。经过十天日夜不停的抢救性挖掘,博物馆的考古人员终于把这两个古墓的文物都清理干净了,并且确定这是西汉时期的贵族墓葬,距今有2000多年了。考古专家从银雀山汉墓清理出土了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等珍贵文物,其中以写有文字的竹简最为稀有和重要。当时因为当地的考古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对竹简进行更好的保护和辨识,所以这些竹简在经过初步的清洗和脱水之后,被运到了北京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研究。

民工挖出千年古墓,出土四部先秦兵法,成功解开历史之谜

竹简被运到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后,博物馆马上组织古文字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对这批竹简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解读。经过当时中国最顶尖的20多位权威专家的清理和破译,一共从这批有破损的竹简中,整理出了大批有价值的古代文献书籍,其中有中国古代四大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和《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经》《曹氏阴阳》等先秦古籍。这些稀世的竹简被整理出来之后,为研究和发扬中国先秦时代的文化,经济,哲学,文学,历法等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民工挖出千年古墓,出土四部先秦兵法,成功解开历史之谜

尤其是已经佚传了1700多年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兵书的同时横空出世,破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是否同一人、他们的兵书是一部还是两部,困扰了学术界2000年的两个的千古之谜。根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虽然在书内记录了孙武和孙膑两人都各自有自己所写的兵书流传世间,但是《孙膑兵法》在一千七百年前的魏晋时期就佚失了,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了,因此后来就导致了史学家的激烈争论。

民工挖出千年古墓,出土四部先秦兵法,成功解开历史之谜

有史学家说《孙子兵法》只是孙武日常言论汇集,后来到了孙膑这一代才结集出书,根本不存在《孙膑兵法》;更有史学家说,查遍了先秦时代的历史文献都没有关于孙武的生平记载,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孙子这个人。考古专家在对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这批竹简解读之后,发现了其中就包含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本书的内容,这就直接证明了《史记》所载,孙武和孙膑是两个不同的人,他们都各有自己的著作流传于世是正确的,从而解开了困扰学术界近二千年的历史悬案。

民工挖出千年古墓,出土四部先秦兵法,成功解开历史之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