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古代状元放现在是不是大学生?这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电脑版   2018-08-03 16:54  

六月,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季节里,很多莘莘学子即将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考,十年寒窗苦,有人通过高考一朝改变命运,待到揭榜时各地便会涌现出文科、理科“状元”。同样是“状元”,如果古代的状元放到现在应该是什么学历呢?古代的状元放到现在是不是大学生?这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古代状元放现在是不是大学生?这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中国的科举制度实行千年,到了唐朝得以完善,自唐高祖至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的选考,中国历史上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几年才出一个状元,而现在的“状元”年年有。现在的大学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在几百万,这一数据表明现在的大学生跟古代的状元根本不是一个等级。

古代状元放现在是不是大学生?这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古时候读书人少,第一甲第一名才是状元,也就说这个成绩是全国考试第一名,第二名为探花,第三名为榜眼。古代的读书名头,先从童生开始,依次是童生、生员、举人、贡士、进士;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几年时间苦读进阶。古人刚开始入学是没有学位的,初入学叫童生,相当于现在的小升初义务教育,童生学成后就要去县里参加秀才的晋级考试。

古代状元放现在是不是大学生?这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考过了就是秀才,相当于今天的高中生,秀才学成就去参加乡试,考过了是举人,这个学历才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但看古人的学识程度,古代的举人放到现在也是985名校学霸。乡试过后就可以参加国家级的考试了,叫会试,考上了就成为贡士,考过了贡士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由皇帝亲自评出状元、榜眼、探花。明清时期的状元地位特殊,新进状元可享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古代状元放现在是不是大学生?这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也比同榜者快。按照这个道理推算,古代的状元是有可能直接入中央政治局的,最差也能做个中科院院士,所以现在的大学生要想跟古代的状元一论高低,那差的还真不是一点两点。所以,大学生比起状元,那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毕竟,大学生这玩意满地都是,但是全国范围的考试,能考到博士第一名,这就太不容易了。

古代状元放现在是不是大学生?这差距真是一目了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