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光绪皇帝在北大的演讲 思维超前超出想象

电脑版   2018-07-30 12:40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在北京创立。为了支持这座学校,光绪皇帝亲自题写校名,并出席了开学仪式。开学当天,礼堂里面聚集了1000多名学子。看到光绪皇帝到来后,纷纷跪在地上,三呼万岁。《纽约时报》记者怀特也向光绪皇帝鞠躬行礼,目光带着些许的激动,望着这位走向人群只有27岁的年轻皇帝。其实光绪皇帝能走出来是十分不容易的,大家都知道光绪虽然是皇帝,但是他并没有实权,清朝还是慈禧太后说了算。

光绪皇帝在北大的演讲:思维超前超出想象

然而就在这种背景下,光绪皇帝走出了紫禁城,走进了他一手开创的这所大学里面。根据怀特回忆:当天光绪皇帝看起来有些瘦弱和苍白,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但却是无比自信的笑容走到人群前面,平静地注视着下面的人群。那一刻,我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我无法相信我所看到的这个年轻人,竟然会是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国家的皇帝,也无法理解,他脸上那份自信和从容来源于何处。

光绪皇帝在北大的演讲:思维超前超出想象

紧接着光绪皇帝说道:“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所谓学堂,在朕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作,坐而论道,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这世间的道。”说完这句话后,他示意大家都坐下,台下的学子都愣住了。因为在清朝哪怕大臣也不敢坐着跟皇帝说话,更何况是普通百姓呢?但是光绪皇帝做到了,这也是他做出改变的第一步。随后他说道:“朕从识字开始,朕的老师就在教朕为君之道,朕亲政后,也在不断学习治国之道。世间的道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什么才是让国家振兴之道!”

光绪皇帝在北大的演讲:思维超前超出想象

随后他举了贫困学子王长益的例子,王长益听说上京师大学堂有补贴,毕业后还能分配工作,但是报名后遭到了其他学子的嘲笑,变相骂他不知廉耻,最后王长益选择了自杀。

光绪皇帝把王长益的自杀归咎于伪善,他批判程朱理学,认为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孔圣人思想根本不能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

而自己开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放弃科举而就新学,道德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根本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空谈道德仁义,就是世间最大的伪善。

光绪皇帝在北大的演讲:思维超前超出想象

光绪皇帝认为王长益悲剧的第二个原因是守旧,他当场读了17年前李鸿章写给恭王的一封信: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术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17年过去了,中国的士大夫依然没有改变,光绪皇帝感慨道: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最后光绪皇帝说道: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光绪皇帝在北大的演讲:思维超前超出想象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