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1982年在甘肃曾出土17块石板,30年后专家说犯大错

电脑版   2018-07-23 16:27  

粟特人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民族,粟特人势力小,经常遭受到邻国的侵略。从汉朝开始,粟特人就开始慢慢迁移到中国的新疆甘肃等地,到了唐代的时候,大量的粟特人随着丝绸之路迁移到了中国内陆地区。

1982年在甘肃曾出土17块石板,30年后专家说犯大错

1982年,甘肃省天水市发现了一座古墓,当时工作人员正在修建水利工程,但无意间挖出了许多青砖,这时工作人员感觉事情不一般,就马上通知了当地的考古人员。考古队到场后,发现这是一座古墓,就马上了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考古队挖掘不久后发现这个古墓已经被盗,有些文物已经被盗墓贼破坏。

1982年在甘肃曾出土17块石板,30年后专家说犯大错

但仍然从墓中出土了一些珍贵文物,比如金钗、釉陶烛台、鸡首瓶等文物,墓室的正中央有一个石棺床,石棺床周围有17块石质的围屏,棺材和墓主人的尸骨早以腐烂。石棺床和围屏的材质都是砂页岩,质地比较松软,历经千年都没有腐蚀,其中那17块屏风上面还有壁画,出土时色彩十分鲜艳。

1982年在甘肃曾出土17块石板,30年后专家说犯大错

这种带壁画的屏风是首次发现,由于没有参照资料,考古人员当时不知道这是粟特人的墓葬,只能推测出是隋唐时期的贵族墓葬。由于这个古墓已经被盗,而且出土的文物也比较少,没有引起重视,出土的石屏风和石棺床就扔在了博物馆的仓库中。

1982年在甘肃曾出土17块石板,30年后专家说犯大错

直到20年后,中国陆续出土了许多外来民族的墓葬,里面出土的屏风和石棺床和当时天水市出土的非常相似,这时专家恍然大悟,原来1992年挖掘的墓葬正是探寻多年的粟特人墓葬。2010年,专家把扔在仓库中的石屏和石棺床搬了出来,把这些文物进行复原处理,后来国家把石屏风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国宝级文物。当年参加考古的专家得到这一消息后非常痛心,说我犯了大错,国宝被忽视,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982年在甘肃曾出土17块石板,30年后专家说犯大错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